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心理辅导 > 阅读文章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

(一)心理素和心理健康
(1)心理素质是指独立的个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他的意志,情绪,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2)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与个体外部相互协调的状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水平反映心理素质的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走向了多元化和信息化,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体化,教育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普及,竞争也更激烈更尖锐;新世纪、新时代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9要求,新的身心疾病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在许多时候,决定现代人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知识技能,而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都是因种环境和特定的践引起的。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都有形象的描述,例如草木皆兵,杞人忧天,杯弓蛇影等等成语就是对心理疾病的最好描述。心理疾病的病根主要在心里,人们如果能够作到阔然大度,思虑清净,心理疾病也就无从产生。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到,他是人类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心理素质正在以一门全新的课程走进教育领域,成为现代的每一个学生都必修的一门重要功课。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在现代的理论研究中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是大体上来说,主要有三种倾向: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整体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除去人的生理素质剩下的就是人的心理素质,这是一种扩大和宽泛的定义。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第二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就是在某种具体的心理状态下的心理训练,是一种狭义的心理素质定义。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就是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层次和质量。这是一种比较恰当的定义。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