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心理辅导 > 阅读文章

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方面面的竞争意识的加强,现在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是从前的孩子不曾遇到过的,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作为教师,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就应切实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有位心理学家说:“心理是那么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下情感的种子可以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可以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则可以收获命运。”普天之下的父母教育子女,教师教育学生,都应该而且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育心上。育心先要知心,然后遵从心理规律,把良好的愿望与科学的方法结合,注重心理教育,这是爱的教育,情感能力的教育,完善人格的教育。心理发育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基石。一个心理发育不良的学生,不仅无从坚持正常的文化学习,而且难以正常地处事为人。但是且前我们仍有不少教师忽视这一点,只强调文化学习。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心理健康问题则很少注意,当前一些煤体相继报道中小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人们敲响警钟,提醒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控制自己的能力特别差,严重的往往影响课堂纪律,影响集体,大约10—15%的小学生具有程度不等的学习功能障碍。
2.表现为情绪方面。
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大起大落,恐惧、焦虑、忧郁,过分任性和冲动,不考虑后果,大约10%的小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失调。
3.品行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性说谎、逃学、攻击行为、恶作剧、破坏行为等等,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约在10—20%,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小学三年级是行为表现的高峰期。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得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侃侃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快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的走近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国王拥有那么多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非常快乐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他欲求过高,而农夫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游戏与情境相结合,达到自我教育。
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参与者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由于自主参与,积极性高涨,其思维也最活跃,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游戏内容,形式、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展示自我。同时,由于游戏的团体性,团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的火花成为创造的又一源泉。
4.小品与实例相结合,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中明白道理,接受心理训练,如《尊重他人〉和《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小品表演总结出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他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
5.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声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从点滴抓起,重在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耐心与匠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教师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掌握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注重研究教育艺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