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抓好习惯 促进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内容,每一册都安排专门篇幅加以呈现,这是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举措,是语文教学内容创新的突出表现。在编排策略上,将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有关习惯,按年级和学期分散安排,以图片的形式凸现相应的主题,集中呈现在每一册的开篇,从而使整个小学阶段形成一个“学习习惯”的系列。
  教学内容的丰富必然导致教学观念的更新。一年级上学期突出“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就是要使学生养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好习惯,进而保护好学生的视力,促进骨胳和肌肉正常发育;让学生形成爱护劳动成果首先要从爱护学习用品开始的意识,养成习惯,使之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方便。本学期安排的“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铅笔字”,在教学观念的层面上主要有以下思考。

  一、自主学习,确立自信
  “专心倾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这里的“听”,既包括听教师课堂上的讲评,又包括听课外交流中的“讲话”;既包括听课内同学的发言,也包括听课外同学的“说话”。“听”是获取知识、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效度如何,不仅有方法的因素,而且有态度的问题。而态度往往对“听”的效果影响最大,所以提出了“专心倾听”的要求。“勇于发言”是一种表达、交流的形式,既包括课内回答老师的提问和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又包括课外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倾听”一样,“发言”不仅有技能技巧方面的问题,也有态度方面的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和“有表达的自信心”,是《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只有养成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增强自信,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强化读写姿势,打好写字基础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的要求呢?细加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把字写好,既有技能方面的要求,又有习惯方面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要求,老师们往往比较重视,如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起笔收笔等等。但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却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习惯篇”正是从新的角度审视低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

  三、打好基础,促进迁移
  像读写姿势、握笔、听讲、发言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都是学习语文过程中碰到的
  “小问题”,但这些问题正是学习习惯的基础所在。只有把这些“小问题”抓出成效,才能抓好其他方面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基础夯实了,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再者,正如知识可以迁移一样,习惯也是可以迁移的。在语文学科掌握的学习习惯,很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适用。如数学学科的学习,同样需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需要爱惜学习用品,需要认真书写、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等等。所以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语文学习,乃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对终身学习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来都互为因果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本学期关于学习习惯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一、认真审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
  教材呈现学习习惯的内容,不是采用文字和拼音的形式,而是采用彩色图片的形式,而图片所展示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片断,按不同的主题和一定的顺序加以组合,直观而形象,这样寓教育性、审美性于一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教材中习惯篇共有3个页码,突出两个主题。第1页开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就是这部分教材的总内容,相当于课文的题目和序号,两个主题用文字分别呈现在第1页和第3页上,前为竖写,后为横写,意在使编排形式活泼。
  第l页有3幅小图。第1幅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春到梅花山》一课,针对课文内容和板书,老师提出很有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专心倾听老师的提问,踊跃举手发言。第2幅是椭圆形小图,展示的是四位同学在小组讨论中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第3幅是右下角方框内,同学们在专心倾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举手踊跃发言。
  第2页和第3页是通版图画,左上角一幅图,是老师在黑板上指导学生写字。为了不遮挡学生的视线,老师的身体是侧着的。右上角有两幅小图,圆形图内是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握笔写字,重点向学生强调握笔处到笔尖的距离。正确的握笔应当是右手握笔,拇指较食指稍上,中指抵笔,形成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合作握笔,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由弯曲抵托中指的形状。握笔处应离笔尖3—4厘米,即通常说的“一寸”。六角形图内是学生握笔姿势的放大图,图中学生为了防止握笔处至笔尖的距离过长或过短,在铅笔适当的位置用皮筋或彩线做上了记号。左下角一幅图是小学生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这幅图的右边,黄底方框里面,是两幅椭圆形小图,展示的是两位7岁小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的字。观察这两位小学生写的字,为的是使学生懂得,只要按要求认真写字,就一定能把字写好。右下角是一位小学生描红(仿影)时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的侧视图,目的是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凭借教材和配套的习字册,按要求把字写好。

  二、抓好教学创新,扎实有效训练
  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习惯篇教学同样如此。创新的前提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归宿应该是扎实而有效果。为此,教学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相应的情境
  学习习惯不是孤立于学习之外的事物,而是伴随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无论是在班级、小组中学习还是独自学习,学习活动总是处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因此,学习习惯的教学尤其应该创设相应的情境,以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如“写好铅笔字”的教学,就应该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画,说说图的内容,重点说说应该如何握笔,如何坐好,形成“写好铅笔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初步认识。然后因势利导,再次强调写字要求,并讲明意义。最后,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操练,如举行简短的“写字仪式”之后,应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几个字,教师及时评点;教师检查评价的重点,不是谁写得快、写得对,而是谁的姿势最规范。这种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操练的活动,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将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纠正、不断规范、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过程。
  2、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习惯是一种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非线性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一个整体,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折射出一种人文素养,可以发挥“隐形工具”的作用。教材之所以将习惯按“系列”呈现,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训练的难易程度。作为“习惯篇”的教学,必须突出该篇所要求的内容,这应是教学的重点。如“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课堂上坐姿就与读书、写字大致相同。但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训练学生听课时神情专注,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质疑。创设情境让学生“专心倾听”时,就是要检查学生是否专注,是否有所收获。“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就是要让学生按规范坐好,按要求握好笔,不惜花时间矫正不正确的姿势,矫正不正确的握笔。同时,由于习惯是非线性的整体,在强调某一习惯时,应兼顾其他习惯,发现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也要指出并纠正,只是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所区别。
  3.细致耐心,持之以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长期行为,绝不可一暴十寒。因此叶老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本课所提出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每一节的教学中都要加以体现,因为每一节课都有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要求,因而都应该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参加交流;每一节语文课学生都有动手写字的内容,因而都有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握笔的要求。包括上学期对学习习惯的要求,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实效。

  由于学生进入一年级时间不长,对各方面的学习习惯知之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有恒心、耐心和爱心。既要发挥好教材中图片的参照作用,又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一点一滴地引导,满腔热忱地鼓励,逐步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以激发起学生喜欢读书、写字、交流、探索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对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优化,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的升华,乃至对其他各科的学习直至终身学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而这些,正是语文教学改革追求的理想境界。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