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第六单元《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

小学语文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 适用年级 三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340 K
    上传用户 xinglinghua
  • 更新时间 2012/5/23 16:30:41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9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惊奇进行思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放飞蜻蜓》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教学《放飞蜻蜓》,我首先抓住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以及从陶行知的话语中了解蜻蜓的一些特点。于是,在简单介绍陶行知后,文中的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回忆蜻蜓的样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接着提出问题:我们的好朋友——蜻蜓有哪些特点呢?认真读课文你就能了解陶老先生,更能知道蜻蜓的特点。愿意读课文吗?孩子们阅读愿望之火被点燃,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不时围绕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在书上圈圈画画。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