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版小学英语金榜小博士配套资料:【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阅读(外研版六年级下)
专项部分 阅读
小学英语的阅读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目标提出了六项能力要求,其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短的故事或小短文,能正确朗读所学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也就是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儿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个钟头,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日常用语。
针对上述目标,无论是教师在教学还是学生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都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这样几个阶段。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感知过程中,要求对阅读材料有去读的欲望,要带着目的去读,这样对阅读材料的感知才能深刻,更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之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和预习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的提高决定于学生平时对单词的大量积累,知识面的扩展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学生平时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以外,还要涉猎更多的课外知识,可以阅读一些适合小学生水平的英语报纸和书籍。巩固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对阅读知识的输出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对阅读材料的背诵、复述、讲解等。总之读得越多,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越强。
阅读理解题一般分为阅读选择、阅读判断和阅读回答问题等几个题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