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用2:6乘法口诀求商(人教新课标)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不限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二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588 K
    上传用户 kirinye
  • 更新时间 2015/7/21 19:43:12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9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1
0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 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合理并充分地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首先通过创设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子让学生让学生看到平均分和求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接着是对主题图的观察、讨论,在学生说出“移多补少”方法的时候,我紧接着提出13是他们实际收集的结果么,进一步强化求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并得出平均每人收集的3个相当于把我们组收集的矿泉水平均份,在用计算的方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更好!创设合适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有合适的情境对于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和促进思维的发展,的确是个很关键的。

二、口算、估算、笔算相结合

教学例1时,我忽略了“估算"这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后,我直接引入了新的教学,应该在这里要学生们想一想:平均数会大于15吗?会小于11吗?那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呢?先确定平均数的范围,再计算,更突出了培养学生 的估算能力。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验,培养学生 的估算能力。在后面的练习中虽然也让学生先估一估,但重视不够,因此在后来的作业中学生出现了求出的平均数计算超出所给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时也不知道是错了。因此强化估算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自己算完后进行简单的检查。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