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一年级语文上册《大竖琴》教学设计 沪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音节在语言环境下正确认读“黄、浦、江、架、什、夜、前、进”8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浦、江、夜、进”。学习三点水旁。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疑问以及感叹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上海的发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用“你问我答”的表达方式说说上海的新面貌。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已进入第四单元读课文看拼音识字阶段,还需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依旧突出字词教学,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反复见面中识字,并设计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学得快,学得主动。对课文,学生理解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桥怎么会变成大竖琴呢?二是怎么会说桥在弹琴,而且弹的是“我的家乡在前进”呢?所以上课时可出示桥和竖琴,让学生感受竖琴和桥之间的相似点。第一个难点就会迎刃而解。第二个问题,可以录制桥上南来北往汽车喇叭声、马达声……让学生置身于繁忙的大桥上,去感受大桥在上海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出示反映上海新貌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到上海的前进与发展,自然悟出“文中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