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山东省济南市六年级语文下册12伤仲永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doc

小学语文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不限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619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8/11/15 13:26:35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4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过程线

问题线

活动线

课后重构/

批注备课

 

【展示导入、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集体展示】

 

 

 

 

 

 

 

 

 

 

 

 

 

 

 

 

 

 

 

 

 

 

 

【合作探究、集体展示】

 

 

 

 

【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评价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

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

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以上,教师可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

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师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 

 

1、由学生复述以前所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导入。

2、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3、完成导学案上的检测题,老师明确答案。

4、结合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简介。

5、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子停顿等。学生可在课文中注好停顿标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

3、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在共同解决重点字词的解释后,老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巩固所学,并再次提问,强化掌握。

 

 

 

 

 

 

 

 

 

 

 

1、抽查背诵  

2、字词句的翻译

 

 

3、教师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1、  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巡视,适时引导点拨。

 

 

 

 

学生思考后畅所欲言。教师明确。

 

1、  先给学生十分钟的巩固时间。

2、  同桌互提互测。

3、  教师个别提问检测。

4、完成检测题

 

 

 

教师当堂明确答案。学生对抗组互批。

 

 

结合错误试题,教师再一次强调重要知识点

学生改错,巩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