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6《梅香正浓》|北师大版
梅香正浓
《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2.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作者文章中饱含的激情,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2.自读文章,引导学生根据主旨发现问题,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由冬季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雪绽放,引出课题并板书。教师提问拓展:看到梅花会想到哪些与梅有关的诗词?重点分析梅花所具有的品格,为理解史可法的精神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体会主旨: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文章读通读顺,对于本文四字短语较多,文白交融的行文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
2.学生初谈对文章的感受,尝试着说一说本文与以往所学文章有何不同。
3.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酷爱:十分喜爱。拜谒:拜访、拜见。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尸骸:尸骨。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戕害:杀害、残害。
4.学生再读文章,通过对史可法感人事迹的描写,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崇敬——由岳飞等民族英烈引入史可法的事迹
感动——①忠心劝谏――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②誓与城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③气绝而死―― 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肃然——“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体现出一位忠臣的拳拳爱国之情。
感慨——对比写法,更加突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5.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有感情诵读,并能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史可法那崇高的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
(1)“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提出救亡方略”――用深沉朗读表现出史可法对国家与朝廷的一腔忠诚。
(2)“吾誓以身殉城”――用坚定的语气体现出主人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拔刀自刎”――高亢的语调体现无畏的英雄气概。
(4)“大骂气绝而死”――要体现出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