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应用题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说明理由。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揭示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三、探究新知
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照这样计算,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元?
方法指导一:
1、理解题意,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2、题中有哪三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并说出理由。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钱。你能列出等式吗?
4、解比例,检验,作答。
小结: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修改后的题目进行解答下题。
王大爷上个月水费42元,上个月用水多少吨?
检验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例6: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25千瓦时。原来5天用的电量现在能用多少天?
方法指导二:
1、题中有哪三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并说出理由。
2、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解比例,检验,作答。
试着解决下题
现在30天的用电量,只够原来用多少天的?
检验2: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枝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想都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交流总结:解答用正、反比例解的应用题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