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减法验算 冀教版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冀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二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628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4/28 16:06:15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3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加减法验算》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借助购买物品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展开探索并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因为验算的本质就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因此本节课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算法多样性,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理解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结合实际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

 
(一)加法验算
1、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与妈妈去去商场买衣服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逛街的经历。星期日的时候红红也陪妈妈去买衣服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引出红红母女俩去商场买衣服的事情,并出示情境图。
(2)观察情境图,说说了解到哪些事情,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聪聪和售货员谁算得对的问题
板书:加法的验算
2、探究新知。
(1)结合上面的事例,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师:红红和妈妈到底谁算得对呢?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帮着检验一下。
学生尝试验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交流验算方法。交流学生不同的检验方法和结果,并说明检验方法的合理性。结合交流活动,教师告诉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叫做验算。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检验的?
学生可能出现教材上呈现的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 1 9 9                 ② 8 6
+ 8 6                + 1 9 9
   2 8 5                  2 8 5
③200+86=286
286-1=285
教师解释:先把199看作200计算,得到286,再把多看的1减去。
(3)指导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如果学生能说出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不能,教师参与交流。
这三种方法都使用加法验算,其中①、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加法验算的方法,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师:看来红红算错了。她如果像你们一样,再换一种方法算一下,就好了。
师:还有其他验算方法吗?
生:还可以用减法检验。
师:说一说怎样验算。
学生说不出,老师介绍。
师:用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我们分别用红红和妈妈算出的钱数前去其中一件衣服的价钱,看是否等于另一件衣服的价钱。如果等于另一件衣服的价钱,就算对了,如果不等于就说明算错了。自己试一试。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2 8 5               2 8 5       2 7 5        2 7 5
-   8 6            - 1 9 9    - 1 9 9       - 8 6
 1 9 9                 8 6         7 6        1 8 9
师:我们刚才用减法帮助红红和妈妈解决了谁算得对,谁算的不对的问题。如果只给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怎样用减法验算加法吗?
学生一起总结:用两个数的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如果等于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不等于说明计算错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