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图形的运动(一)《折一折、剪一剪》 人教新课标(2014秋)
《折一折、剪一剪》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1页生活中的数学、32页例4以及练习七的第12题,教材介绍了我国民间艺术剪纸,体现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作用,例3剪一剪探究剪4个手拉手小人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知图形中对称、平移和旋转,通过探索剪纸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核心能力
解决问题剪一剪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运动”部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剪手拉手的小人,探索、总结剪纸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抽象出图案的运动,培养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剪纸艺术,感受图形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2.在探索剪纸方法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知识,能化繁为简思考并解决问题,感受对折的次数与图形个数的变化规律。培养空间的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剪纸,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
(四)学习重点
能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五)学习难点
感受对折的次数与图形个数的变化规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彩纸、剪刀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图案。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剪纸作品吗?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艺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思考1:你在这些剪纸作品中,能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活动1:学生观察图案,基本找到轴对称图形,第四个和第七个图案,继续找出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理由。
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能帮我们设计出漂亮的剪纸。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设计意图:以剪纸图案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准备。】
2.探究新知
思考2:(展示1个小人图案)这个小人谁剪出来了?回忆你剪的过程,谁能总结剪一个小人的方法?
活动2:请学生展示作品,说剪的方法,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理由: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画半个小人就可以了?
思考3:在剪的过程中,大家都成功了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活动3:学生结合自己在剪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剪一个小人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这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把纸对折一次,把纸分成了两份,只画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所以我们剪一个小人需要三个步骤:①先把纸对折一次②在纸上画半个小人③沿画好的小人剪下来。
剪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折后,要在有折痕的地方画。如果在开口处画,剪下来会怎样呢?小人就会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