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2《有趣的七巧板》(苏教版)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二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599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5/27 15:10:28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6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课题学习,而“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 课标对它的要求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本课题与众不同,要求学生主要拼多边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用七巧板拼多边形与已学过很多重要知识联系密切。
(2)便于学生探索拼图规律。
  学情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困难,我预计在活动中学生的难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只对拼图感兴趣,而不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拼图规律。
(2)拼摆多边形时,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心理耐挫能力不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四边形性质等重要知识的理解。
  2、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全等变换在拼图中的应用,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体验 “分解--组合” 的过程。
  2、探索用七巧板拼摆多边形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拼图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感受七巧板的文化价值。
  2、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参与意识与团队精神。
  3、增强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索规律的意识。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用七巧板拼多边形的过程;积累拼图经验;探索拼多边形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用七巧板拼多边形的规律。
  教法学法: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等方法。作为教师,要深入到各组,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点拨。
  课前准备:
  查阅七巧板的有关知识,并准备好学具:边长 12cm正方形硬纸板、剪刀、三角尺、彩笔。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制作七巧板。
  (1)我来说一说。让学生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这样既给了学生展示课外预习成果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如果学生介绍的不够全面,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2)一起做一做。首先请学生口述:如何把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硬纸板分割成七巧板?
  提醒学生抓住五个中点,然后观察画好的七巧板图,寻找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分别从边,角,面积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出七块板的特点,尤其是边,角的关系为探索规律埋下了伏笔。最后让学生在纸板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按教材的方法标上序号,剪开,这样一副七巧板就做好了。
  2、探究规律。
  这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对教材的“想一想”和“议一议”的内容做了整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首先让学生从七巧板中任选至少2块板拼多边形,每拼出一种,就画出它的拼法示意图。2分钟内看谁拼的多。
  每个学生都想拼出更多的图形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因此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接下来投影展示学生的拼图成果,教师也可适当补充,让学生发现用七巧板可以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多边形。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多边形都可以用七巧板拼出?即用七巧板所拼摆的这些多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提示学生可以从边,角两个方面考虑。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知识共享,共同合作,争取第一个完成任务。
  然后师生整合各小组的看法,得出规律。最后让学生回答:你能用七巧板中的若干块板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重在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整个探究规律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表现,给予鼓励,促进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