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重复” 的奥妙|北师大版(2014秋)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渭南市实验小学 韩敏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规律,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规律。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相同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初识“规律”
游戏比赛:教师出示两组数字。
女生请接数 :
5432,5432,5432,------ , ------ ,-----
男生请接数:
1958,4602,6486, ------ , ------ ,-----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女生会获胜?(第一组1在重复出现,第二组不知道谁在重复)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捧,像你们说的这样,有的数字在重复出现,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规律。“重复”里面有许多的奥妙,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到数学中找一找“重复”的奥妙。
二、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情境图: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我们汇聚在一起开个联欢会,看会场布置的多漂亮啊!请同学们看一看,会场上都有什么?(彩旗、蒙古包、气球、灯笼、人、花盆)
2.教师提问:会场上有那么多面小旗,那么多个灯笼,所有的小旗都一样吗?那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有规律)
3.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比如像彩旗的排列,是按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顺序重复的,重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按这样的规律出现的吗?像彩旗这样(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6.学生用语言表述重复的规律。
7.教师总结: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对规律,正是因为这些规律使我们的会场变得如此美丽,如此有秩序,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数学奥妙的眼睛,能想办法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规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