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苏教版(2014秋)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597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5/27 15:49:29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首先我说的是教材和学情
说教材、说学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节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本课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面积的概念。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材中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表面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从学生情况来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重点,而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所以我将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帮学生解决。
说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生活引入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由于数学知识多数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包装纸盒,直接提问“要做出你们手里那样的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索,形象感知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是把学生推到主体,让他们主动操作、探索、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通过实践活动,经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概念的感知、理解和概括,独立自主的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在这里我设计了3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试一试:同学们,如果把你们手中的纸盒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实践出真知,让学生操作展开的过程,是为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都由6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知识点。
2、想一想:你现在还能认得出你原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吗?它们在哪里?你能标出来吗?观察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呢?
学生可能会说上下面积或前后面积相等,或6个面都相等。老师这时可以适时说出象这样做的纸盒要用6个面的纸板,也就是求6个面的总面积,而求6个面的总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感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