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05《分数乘整数》苏教版(2014秋)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610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5/27 15:52:07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6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的教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2.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三、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确立
教学重点: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五、教法、学法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实现学习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上述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如下:
1.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2.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3.分层练习,深化认知。
下面再具体说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首先出示如:4/9+4/9+4/9=    2/7+2/7+2/7+2/7=   „„
让学生先计算,然后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通过复习热身,试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例题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二)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学校要举行“五一”庆祝活动,要求大家做绸花布置环境,小芳和她的好朋友小华、小青一起做绸花。做一朵绸花用3/10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首先,请学生根据条件用线段图表示出3/10米。而后根据所求问题列出算式。估计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