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1-5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
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备课记载表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教师姓名
|
|
任教年级
|
一年级
|
任教科目
|
数学
|
|
|
||||||
课 题
|
1~5的认识
|
|||||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体现)
|
1. 知识与技能:1. 会数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字顺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正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和周围物体,动手摆学具,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支手操作和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
|||||
教 学 重 点
|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
|||||
教 学 难 点
|
1~5的书写
|
|||||
教、学法设计
|
教法:观察演示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
|||||
教学设计
|
||||||
备课组完整教案(可增加页码)
|
授课教师个性化补充
(含授课前要点个性标注、课后重要环节简要后记,补充及小结)
|
|||||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出示课本情景图课件,师叙述,引导学生观察:天刚蒙蒙亮,老奶奶就到院子里活动筋骨,她还给小鸡准备好了早点呢!1只馋嘴的小狗在旁边紧紧地盯着;2只鹅向老奶奶走来;还有3只小鸟站在房顶上叽叽喳喳地叫着;这时又跑来了4只小鸡……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整体感知画中有什么?
2. 数数。
(1)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
(2)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3. 认读数字1~5。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先数量少的,再数量多的。
师:图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生答,师课件演示)
2~5的数字认识教法同上。
4. 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师指着“1”问:这是数字几?表示什么?
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是多少,并放在数字“1”的下面。(其余各数方法同上,小棒可以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先互相说,再集体交流。
5. 学习数字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字顺序。
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后,师课件演示。
师动态演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字顺序。
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有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6. 学习1~5各数的写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P16“做一做”第1、2题。
四、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1. 数一数,再填空。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2. 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
○ ○ ○ ○ ○ ○ ○ ○
3. 用喜欢的图形表示下列数字,并画在圆圈里。
3 5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