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苏教版(2014秋)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五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925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11/28 14:51:22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8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内涵。

2.进一步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3.在自主学习、合作分享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情分析:

方程分享会》是在学生学完等式和方程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后的一节练习课,但它又与一般的练习课稍有不同,是让学生以分享的形式进行自主交流与自觉练习,并在自由分享的过程中提升认知的一节学生在中央的数学课堂。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课型不是公开场合的作秀,《分享会》、《经验发布会》、《讲评会》等一系列课型,是我们琅琊路小学开发的数学常态课堂。《分享会》所呈现的一些课堂环节也是平时课堂的一些常态动作,:“数学分享” 时刻、我是小问号” 时刻等等。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内涵。

2.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并学会书写的简洁。 

教学过程:

1、第一学时

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简单回顾。评论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方程的第一次分享会,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1: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等式和什么是方程。(板书:等式和方程)2:我们还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板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活动2【活动】二、热情分享。评论
    (
)小组交流。师:关于这两项内容,大家有些什么学习体会与经验呢?先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要求:(屏幕显示) 四人小组任选其中一项内容进行组内交流活动。()全班分享。1.分享有关等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与学习体会。师:哪些小组选择第一项内容的,选两个代表来跟全班分享。(一小组的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当小老师跟大家分享,全班互动。)小老师1:我们想先举个例子考考大家 (边说边板书),3+7=10这是一个等式还是方程?3:这只是一个等式。小老师1:(边板书边问)3+x=10,这又是什么呢?4:这也是一个等式,还是一个方程。小老师1:是的,所以我们小组认为,等式就是含有等号的式子,而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全班掌声响起)小老师2:我们还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边画边问)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等式都放在这个口袋里,那方程应该在哪呢?5:方程已经被装在这个大口袋里面了,应该是里面的小口袋里。小老师2:(边画边讲)是的,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2.分享有关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相关知识与学习体会。师:同学们用掌声表达了赞同。那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第二项内容的?(另一小组的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当小老师跟大家分享,全班互动。)小老师3:(把学习单放在展台上)大家看我们这两道解方程,第一道解方程时用了等式的哪个性质?6:用了等式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小老师3:是的,所以我们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6.4,得出方程的解是x=6.8。那第二题用了等式的哪个性质呢?7:用了等式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小老师3:是的,所以我们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5,得出方程的解是x=35。小老师4:我们小组总结了一下,发现不管是用等式的哪个性质来解方程,其实都是为了让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就得出方程的解了。(全班掌声):感谢这个小组分享了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经验。那就让我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方程。屏幕显示题目:X÷9=90     x-54=18,学生独立解方程。师:来吧,谁愿意跟大家讲讲是怎么解的?8:我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9,这样等式的左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