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分数的意义练习-苏教版(2014秋)
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活动进一步体会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在具体的练习情境中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进一步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数感。
3.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能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到五年级已经较全面的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练习课,重点在于把分数的意义重新分解、解读、构建。落实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有几个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难点则在于分数既可以表示分率,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理清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课上设计了有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掌握所学。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练习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单位“1”的含义。
2、理解每份的个数与整体数量以及分的份数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与“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
教学过程:
1、第一学时
2、教学活动
微课导入,理清意义。
1.导语:同学们,之前你们有没有认真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课,让我们一起来再回顾一遍。
出示微课“单位1的再认识”
2.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填写情况。
(1)投影展示。
(2)观察这4组题,它们的单位“1”相同吗?(不同)有的是?
(3)提问:那么单位“1”不一样,为什么最后一小题都可以用3/4表示?
(4)小结: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同,但最后一个小题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了其中的3份,所以都可以用3/4来表示。
看来,要写准一个分数什么很重要?
(一定要看清平均分成了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
(学生初步感知,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分数关键是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表示了这样的几份—分子。)
3.出示不平均分的三角形
提问:这是3/4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