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分数的意义练习-苏教版(2014秋)

小学数学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所属学科 小学数学
  • 适用年级 五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926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11/28 15:22:12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活动进一步体会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在具体的练习情境中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进一步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数感。

3.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能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到五年级已经较全面的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练习课,重点在于把分数的意义重新分解、解读、构建。落实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有几个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难点则在于分数既可以表示分率,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理清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课上设计了有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掌握所学。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练习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单位“1”的含义。

2、理解每份的个数与整体数量以及分的份数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与“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

 

教学过程:

1、第一学时

2、教学活动

 

微课导入,理清意义。

 

1.导语:同学们,之前你们有没有认真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课,让我们一起来再回顾一遍。

 

出示微课“单位1的再认识”

 

2.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填写情况。

 

(1)投影展示。

 

(2)观察这4组题,它们的单位“1”相同吗?(不同)有的是?

 

(3)提问:那么单位“1”不一样,为什么最后一小题都可以用3/4表示?

 

(4)小结: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同,但最后一个小题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表示了其中的3,所以都可以用3/4来表示。

 

看来,要写准一个分数什么很重要?

 

(一定要看清平均分成了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

 

(学生初步感知,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分数关键是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表示了这样的几份—分子。)

 

3.出示不平均分的三角形

 

提问:这是3/4?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