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同步扩展教案-阅读教案 入乡随俗-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921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11/30 17:16:42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阅读教案  入乡随俗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各地不同节日的风俗民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2、学会从原文中寻找阅读理解的答案;

3、学会判断文章的写作顺序,按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地不同节日的风俗民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签具、教材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入乡随俗,我爱记歌词

2、过渡:大家最喜欢过的节日是什么节,为什么呢?生回答,将他们心目中排名前五位的节日名写出。。

3、阅读《北京的春节》

A、通读全文,找出北京的春节和你的家乡春节的异同;

B、完成课后习题,教师讲解。

4、阅读《藏戏》

A、阅读片段,说一说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中为什么得以保留;

B、完成课后习题,教师讲解。

5、阅读《过年》片段

A、开火车朗读全文,要求读出过年的气氛与心情。

B、“嵌”、“掷”生字讲解,老师讲解完成,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两个字记下来。

C、选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D、完成习题,教师讲解。

第二课时

1、导入:给你一包花生,怎样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请大家思考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默读课文:要求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并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朗读的时候结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简单点评学生朗读的情况。(停顿、重音、感情、速度、心理揣摩等等方面)。

5、文章为什么要以“一包花生”为题,其中包含了哪些意思呢?

6、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觉得哪个人物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什么?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7、假如镇长没有想到花生种下花生,结果会怎样?

8、如果你是富翁,你会怎么做?

9、拓展话题:根据文章的情节发展和刚才讨论的结果,思考下面的话题。

A、身边有同学不会做题目,但老师规定一定要完成,你打算怎样去帮他(她)呢?

B、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灾难,面对灾难中困窘的人们,怎样帮助他们才是最恰当的呢?请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10、综上所述,你觉得怎样帮助别人才算真正的帮助?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