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现代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 适用年级 四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932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11/30 17:20:11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3*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     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的意境。

2.     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学会写诗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生字和朗读音频)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谈话导入

1.     师: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能说说你能想到哪些景物呢?它们美在何处?

2.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得景物。

3.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景物啊,真美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他们眼中的美景。(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1.     生齐读生字,师订正。

2.     多媒体展示生字读音及笔画顺序。

                     

3.     生再读生字并组词。

三、初读课文

1.     生自由朗读两首现代诗,师引导读的节奏。(《秋晚的江上》用舒缓的语调读;《花牛歌》用活泼欢快的语调读。)

2.     生简要概括出两首诗歌的画面。(黄昏秋江图;花牛草地嬉戏图。)

四、《秋晚的江上》文本探究

1.     生圈出第一首诗中的形容词和动词。

2.     师带领生解读文本。

(1)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鸟儿、斜阳、芦苇)

(2)分析“驮”字的精妙。

①让学生先理解“驮”字意思,并将自己想象成鸟儿,体会倦了的鸟儿与驮之间的关系和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文本中,做到边读边想象边体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②生自由回答,老师给予反馈。

③师出示答案:写了夕阳西下,困倦的鸟儿要回家了。它们疲倦地飞着,斜阳就好像被它们驮在背上,形象写出了鸟儿困倦的程度。同时也渲染了黄昏景色下的悲凉的美。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妆”是什么意思?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两种颜色对比有何作用?

①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②选组内代表回答问题,老师订正引导。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语言的表达,同时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活”起来。

③师出示答案:“妆”是指斜阳的余晖点染来芦苇,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更加突出了江面景色的美丽。

4)生齐读《秋晚的江上》

五、《花牛歌》文本探究

1. 师:这首诗从题目上我们就知道它是写(花牛)的,你们读一读,看一看写了花牛的哪些事情呢?

2. 指名学生回答,师补充订正。(板书:坐        梦)

3. 指导学生积累ABB式词语。(滴溜溜、白茫茫、水汪汪、红彤彤、亮晶晶……)

4. 生齐读积累的词语。

5. 理解“偷渡”的意思。(这里指太阳悄然落山的场景。)

6. 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花”字开头,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7.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语言写花牛在草地的活动,寓情于景,表达出诗人的童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六、课文主旨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所看到的江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以活泼俏皮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草地里花牛行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一、课堂小结

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鸟儿,悠闲玩耍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姿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生活,一定会发现美丽的风景。

二、推荐阅读

《星星船》《弧线》《安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