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案 > 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观潮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编辑
下载扣点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 教案
    资源子类 教案
  •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所属学科 小学语文
  • 适用年级 四年级
    适用地区 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 938 K
    上传用户 goldfisher
  • 更新时间 2019/11/30 17:20:27
    下载统计 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 发表评论 报错(0) 我要报错 收藏
0
0

1   观潮

【教学目标】

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4.     感受祖国山河之美,热爱山河景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2.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观潮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想象理解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笔顺动态展示   生字词读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

一、导入课题

师课件出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诗人对钱塘潮的咏赞。同学们你们对钱塘江有哪些了解呢?(展示介绍资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生齐读课题,老师板书)

二、检测预习

1.     师出示生字词,生齐读。

                          

2.     指名学生认读,师订正读音。

3.     出示形近字,学生辨字组词。

潮(潮水)    盼(盼望)     顿(顿时)      震(地震)

嘲(嘲笑)    扮(装扮)     颈(脖颈)      霆(雷霆)

4.     师出示字词拼写音频,生观察笔顺、掌握结构,生再次齐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     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及句子,找出文中的多音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师出示词语,让生先联系上下文猜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猜词语意思,培养学生理解陌生字词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师重点点拨“若隐若现、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等词语。

4.     多音字:“笼(lóng    lǒng  ;闷(mèn   mēn)”

5.     生回答,师订正并展示答案,生积累抄写。

四、整体感知

1.     生细读课文

1)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2)观潮人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4)想象潮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2.     生汇报,师引导并订正,再依次展示答案。

3.     生对课文进行结构梳理,师巡视指导。

第一部分(1):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2):写潮来前的景色和观潮人的神情;

第三部分(3~4):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5):写潮头过后的景象。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文章字词的障碍,学习了字词解读的方法,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初步的理解,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节课我们再接再厉。

 

 

第二课时

 

 

内容

一、温故知新

1.     听写词语,师随机检查。

2.     出示课件: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的描绘,向我们展示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研读课文

1.     师: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第一自然段也出现了一个“观”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题目中的“观”字是动词,意思是“看”;“天下奇观”中的“观”是名词,意思是“景象”。)

2.     生自读文本,想一想本文的中心词是哪个?(奇观)师点拨开头语段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开篇点题、呼应题目;渲染气氛,设置悬念。)

3.     学习第二部分,想一想:

(1)体会“横卧”一词的表达效果。(潮来前的静态美和江面的宽阔)

(2)“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写出了观潮人怎样的心情?(师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翘首以盼的心情,学习该句表达方法。)

4.     重点学习第三部分,体会钱塘江大潮。

(1)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师:怎么沸腾的,哪位学生能表演或口述一下吗?(生表演,师给予正向评价。)

(3)师:你能用一个次来概括“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等潮来时的样子吗?(气势磅礴)

(4)师出示课件:“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读这句话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并试着将你想象的画面说出来?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比喻和夸张,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来写。)

5.     潮头过后,它还算是“奇观”吗?如果是,它的“奇”表现在哪里?(余波漫天卷地,江面风号怒吼。)

三、重点探究

1.     生分组讨论

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奇”在潮来前的朦胧壮美,潮来时雷霆万钧和惊心动魄的声势,潮去后余波汹涌)

2)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观潮时的汹涌澎湃,还要花笔墨写观潮前的江面和观潮人的状态呢?(侧面衬托的写法,通过潮前的平静和壮美不仅向我们全方面展示了钱塘江的美,也为潮来时浩荡蓄势,人群昂首东望也从侧面写出了潮之壮观。)

2.     生交流汇报,老师引导指正,再出示答案。

四、课文主旨

本文运用大量的比喻句,通过对潮来前 、潮来时、潮头过后三个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大潮由远及近的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壮观雄伟,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学习仿照文中的比喻句写一篇小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课文的写法,并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六、推荐阅读

《举世奇观——钱塘江涌潮》《七绝·观潮》《横江词》

七、当堂检测(选做)

将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口述出来。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