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学的12项“急救逃生攻略”
灾害应急、紧急救护、户外生存、心理与情感四个方面一个也不能少
由朝阳区教委、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青少年第一人”生存培训项目活动,将在朝阳区18所中小学中拉开帷幕。与以往众多学生生存培训不同的是,这一培训活动更注重“实操”和专业化、长久化,因此也更利于学生们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灾难。为了全面揭示青少年应具备哪些生存之道,记者采访了朝阳区开展“青少年第一人”项目培训的有关灾害应急、紧急救护、户外生存和心理与情感方面的专家,选取了中小学生必知的生存知识分享给广大读者。
■灾害应急篇
面对两大灾害,逃生办法全攻略
案例:据媒体报道,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受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以1分36秒的时间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人伤亡。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进行一次疏散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
由此看来,进行灾害应急培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突发灾害逃生要领,不仅可以保证灾害发生时学生的逃离速度,也能提高对学生生命安全的保障。面对地震和火灾这两大紧急灾害,中小学生究竟应该采取哪些紧急应对措施呢?
1.地震逃生攻略
(1)室内:当地震发生时,如不能紧急撤离去往室外,就呆在里面,将火熄灭,远离玻璃特别是大的窗户(包括镜子)。室内的角落或有好的支撑的内部门道是最好的避难处,也可以躲在桌底或别的坚固的家具下,这样不仅能提供防护,而且还有较大的呼吸空间。但在商店时要远离大的货物展厅。在多层楼房且装有电梯的办公室里时,千万不要进入电梯。
(2)室外:在室外时不要往地下走或进入坑道,这会导致被困,要远离高大建筑物,不要跑动,最好平躺在地面。地震结束后不要立即进入建筑物内,首次地震使任何建筑物都不太牢固,如果接着再发生余震,建筑物有可能倒塌。
2.火灾逃生攻略
(1)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很小,用灭火器、自来水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切不可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可用湿被子盖灭火苗。
(3)逃生开门前应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或有浓烟从门缝中往里钻,则说明大火或烟雾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切不可打开房门。应退守房间,关闭房内所有门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同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报警。此外,滚到墙边也可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4)若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浓烟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开门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开门时要用一只脚抵住门的下框,以防热气浪将门冲开。在确信大火未到时,应尽快逃出火场。通过浓烟区时要以最低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逃生勿入电梯。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但是,千万不要轻易乘坐普通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都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这样逃生者会困在电梯中,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另外,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6)楼梯可以救急,逃生时应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设施。
(7)不可钻床底、衣橱、阁楼。切记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这是火灾现场中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
(8)不可盲目跳楼。在得不到及时救援,又身居高层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楼,可用房间内的床单、被里、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滑向楼下。
(9)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此时应向楼下逃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如楼顶有水箱,可用水浇湿自己的衣服,以抵御火焰的高温熏烤;如果在向楼顶平台逃生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被火、烟追上且又封锁了向上的道路,此时应果断地改选横向逃生路线,从另一层楼的走廊通道逃生,或退守到该层有利于逃避的房间内。
权威提示:朝阳区教委姜继为副主任
一些动作和技能做对了是安全的,但做错了就有可能是危险的,在实践课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培训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摆脱“娇气”,在生存教育中锻炼自身的耐力。
■紧急救护篇
中小学生必备的紧急救护知识
案例:有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3月-11月,海南省已有49名中小学生意外溺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有学生溺水后,同行学生下水施救时,方法不当造成死亡人数上升。2006年6月7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第一小学一名女学生在昌化江玩耍溺水后,其他同学纷纷下水施救,由于学生们缺乏溺水施救的基本知识,结果造成7人先后溺水死亡的惨剧。
网名为“态度决定生活”的网友发布了这样一条紧急救护的顺口溜:“发现生命先送水,未能饮水先补液;清理口鼻头偏侧,呼吸通畅是原则;臀部肩膀往外托,不可硬拽伤关节;伤口出血靠压迫,夹板木棍定骨折;颈腰损伤勿扭曲,硬板移动多人托。”该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叫好。究竟中小学生应掌握哪些紧急救护知识呢?记者采访了红十字协会张老师,请她为中小学生们梳理了应掌握的紧急救护知识。
3.止血方法攻略
(1)直接压迫止血法:通过把厚的纱布或布片按到伤口上用力压迫来止血,可以直接用手用力按住,也可以用绷带扎紧。如果伤口是在手或脚上,还应该把手或脚抬高并保持固定。
(2)间接压迫止血法:当使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不能有效止血时,应在直接压迫的同时,用手指或手掌把出血部位到心脏间的靠近心脏部位的动脉用力向下按压到骨头上。
4.外伤包扎攻略
伤口暴露很容易被病菌感染,受伤后应剪开伤口周围的衣物,将碎片或杂物从伤口部位彻底清除,先沿伤口中央,逐渐向外围清洗,擦干后,用清洁的纱布包扎好并确保相对舒适。
5.外伤治疗攻略
(1)烫伤:轻微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清除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涂清凉油或烫伤膏。严重烫伤,应立即用清洁纱布盖住伤处去医院就医。
(2)冻伤:轻度冻伤,可以把冻伤部位放到温暖处,禁止用火烤、雪搓、冷水泡,同时禁止捶打患处,冻伤后水疱应在一两日内切开,排除液体。重度冻伤万不可挑破水疱,摩擦伤处,最好用厚物取暖。
6.中暑救治攻略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解开衣领,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在额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如出现血压降低或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2)重症中暑:将患者移到阴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热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热射病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等处放置冰袋,也可以用50%酒精擦浴。
7.扭伤判断与治疗攻略
关节扭伤常会伴随着肌腱组织撕裂或离位。伤员疼痛难忍,受伤部位肿胀,时间一长会出现青肿斑。最好全方位运动关节,以便确定是否扭伤。但不要过分剧烈摆动伤处,否则很可能会导致永久性损伤。用冷水浸泡扭伤的关节部位,可以缓解青肿。有必要的话,用绷带支持,抬高伤肢并充分休息。扭伤脚踝后若仍必须赶路,就不要脱去靴子,否则,关节处青肿会使你无法再把靴子套在脚上,且靴子还起到类同夹板的固定作用。
权威提示:红十字协会张老师
中小学生学习紧急救护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正确的、及时的自救和互救。学习紧急救护知识,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要在课后反复进行模拟练习,做到真正的掌握紧急救护技巧。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张,运用所学救护知识解决问题。
■户外生存篇
不得不知的四个户外生存常识
案例:据报道,2011年7月8日阳江市阳东县12名中学生相约攀登紫罗山,其中7人想抄近路返回时却迷路,深夜被困深山。由于学生们缺乏户外生存知识,被困后已分不清自己身处何处,搜救队用打亮手电筒、鸣响警笛、开警灯等做信号指引也无济于事。随后搜救队拨通了其中一名被困学生的电话,问清其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后,在搜救人员大力寻找后,于次日凌晨4点找到被困的7名学生。中小学生户外生存知识匮乏无疑加大了搜救队的搜寻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户外生存风险。
“学习户外生存知识不仅可以降低户外游玩风险,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性格中的责任感。”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超慧不仅向记者介绍了学习户外生存知识的好处,还提到了几个中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户外生存常识。
8.打包方法攻略
很多人认为背包里的行李应该是重在下面,轻的在上面,事实上正好相反,应该把睡袋、衣物等轻物品放在下面,食品以及其他重的东西放在上面,这样背着会比较轻松。一些常用物品,如雨具、药品、指南针、笔、地图等应放在包的侧兜里,这样便于使用。背包左右两侧重量应保持相同,背起来使肩受力均匀,不易感到难受和疲惫。背带要牢固,并使之紧贴身体,让背包成为身体一部分,并把腰带也系上,让腰部分担一部分重量才不觉得负担很重。背包打好后要进行试背,检查一下背包是否贴近背部,是否有硬的东西顶着背部发疼,包里的东西是否稳固,两肩吃力是否均等,如不平衡要调整合适。
9.行进方法攻略
(1)平路:在平坦的路上行走,把步幅放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体力而且便于休息。
(2)山路:山路行进的四种错误方式。第一,步幅太大,无节奏。第二,弯腰,面朝下,只看脚面。第三,一手插在裤兜里,一手提东西走路。第四,重心全部放在脚跟或前脚掌。在上路行走时可以选择一根基本与自己等高的手杖,既可以做登山杖,又可用来开路、粗略测量、防身。
(3)上坡:步行上坡时,步幅要放小,手臂摆开,身体微向前倾,不要东张西望,若坡度大可以借助外力。
(4)下坡:下坡时,要全脚掌着地,身体微向后倾,目视前方,两腿呈弓步,切忌并脚停下,这样易跌倒。
10.方向识别攻略
(1)影钟法:在一块平地上,竖直放置1米长的垂直树干。注明树影所在位置,顶端用石块或树棍标出,15分钟后,再标记出树干顶端在地面上新的投影位置。两点间的连线会给出你东西方向——首先标出的是西。南北方向与连线垂直。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经纬度地区,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只是必须有阳光,用它可以检测你移动的方向。
(2)方向指示植物:即使没有指南针或者阳光,你也能从植物中得出有关南北方向的信息。植物一般都趋向阳光生长,它们的花和大多数生长充裕的叶片在北半球时朝南,在南半球时朝北。树干上苔藓朝着阳光的一面会更绿、更充裕一些(对应面可能会变成黄色或棕色)。
11.营地选择攻略
选择宿营地必须考虑到安全和舒适,理想的地点应该是平坦无太多石块,距离水源40-50米,可以防风防雨,而且不受落石、雪崩以及突如其来的涨水的威胁。夏季,露营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通风且蚊虫较少的地方;冬季,应注意避风和取暖。
不适宜搭帐篷的地点有:其一,山顶,通常山顶风比较大。其二,谷底及深不可测的山洞,此处潮湿且危险。其三,有流水痕迹的地方及河滩地,该地易受突如其来的山洪危害。其四,通向水源的山嘴,该处常为兽类饮水必经之路。
权威提示:北京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超慧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注意户外习惯的养成,利用平时去公园、郊外的出游时间,来运用练习所学到的知识。反复巩固,真正地掌握所学户外生存技巧。并且在户外出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环保。
■心理和情感篇
案例: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随后被西城区公安分局拘留。刘海洋泼熊一事在2002年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也曾在《没有秘密的孩子不长大》的出版座谈会上指出:“该事件暴露了现阶段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
“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情感体验缺失的现象,该现象表现为不会感受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指出,这种情感体验缺失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由于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不足,致使青少年内心淡漠,缺乏真诚,快乐流于表面,犯错误后缺乏内疚感和自我完善的动力。针对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宋老师也给出了如下建议。
12.中小学生必备的心理情感攻略
①学会表达和体会个人感受
学生可以尝试在做完每一件事之后,与同伴、老师、父母表达自己的体会、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期间也需要父母、老师能够多关心孩子本身,引导孩子抒发个人感受和情感。情感体验缺失使得孩子不理解自己,不感受自己,凡事都用超理智的方式和人交往,这也会导致与人交往时关系肤浅、不深入。
②学会尊重
尊重包括很多,例如尊重自己、尊重师长、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体现在能够体察到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这样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感受和行为,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
③学会关心与合作
尤其是独生子女,一定要学会怎样去关心人,学会照顾、学会合作、学会为他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其实,孩子本身是愿意这样做的,但家长有时会觉得这会耽误学习,从而阻止孩子投身到服务活动中去,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萌芽和意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培养和强化,慢慢地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会被这种扭曲的价值体系所扭曲。
④学会感受挫折
现在很多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营造顺利的成长环境,但终有一天孩子要独立面对生活。当孩子脱离父母营造的顺境后,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会绝望无助,因为他没有体会过这种感受。家长的过度保护,会使得孩子没有机会体验所谓的负面情感、挫折,导致孩子情感体验缺失,偏离一个正常的生活轨道。
专家提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
让孩子的感受有机会表达,让孩子学会感受自己的感受,不要变成很理性的像计算机那样的机器。在中小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培养上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多鼓励孩子表达,委婉地与孩子沟通他们的不足,即便是挫折也让他们去感受去面对。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在接受这方面教育的时候,能意识到心理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并积极主动参与分享和表达,这样才会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