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行问题的干预
矫正学生品行问题可以综合利用行为矫正与认知辅导的各种方法,学校德育中的说理教育、典型事例分析、惩罚、格言警句的警示作用等,只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运用,都能取得一定效果。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品行问题干预的要点是,培养并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进取心,并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策略和人际问题解决方法。
(2)教师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要敏感于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学生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是其合理需要不能满足时所采取的一种替代方式。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的违抗行为,实际是为吸引他人关注而采取的一种歪曲的表达方式。此时教师越是反应强烈,越会满足学生“设法引起他人注意的需要”,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事与愿违。
(3)在对学生错误行为实行干预时,应如前文所述,根据导致学生行为的需要或动机的不同,将学生的错误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置。现以说谎为例说明。第一种是试验性的说谎行为,其动机是好奇。儿童要看说谎有什么后果,老师对说谎会有什么反应。第二种是习得性的说谎行为。学生可能是模仿同伴说谎,或是为了逃避惩罚与压力而撒谎。第三种是反应性的说谎行为,即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需要,如为了报复同学而制造有损于他人的谎言。对于第一种情况谎言行为的辅导,教师要避免对错误行为作过度反应;对于第二种情况的说谎行为的辅导,是要给学生提供重新学习的机会;对于第三种情况的说谎行为的辅导,则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助人关系,对行为情境作深入的了解,建立合理的调适计划并实行之。
(4)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技能”以矫正品行不良行为。学生一些不良行为有时并不是由于学生品质上的“劣根性”,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技能来解决人际冲突,控制不良情绪。儿童如能够采用正当而有效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则一些品行问题可能就不会发生。以下是专家建议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1)使用反映倾听来帮助学生澄清感觉。如教师说:“小华,你好像很生气,因为小明要抢你的书。”
2)使用脑力激荡法产生多种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尖叫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明知道他给你带来了麻烦?可不可以用言语告诉他,说你很生气,或者设法暂时离开他?”
3)预测各种方法的可能后果。包括短期的后果和长期的后果;收益和代价;对自己的影响和对他人的影响。
4)选择最好的可行的方法。
5)制定实施办法的步骤,承诺采取行动。如教师说:“你现在要我同你一起去告诉小明,说你很生气吗?”
6)评估实施这一方法的成效。如教师说:“小华,你现在是否感觉得要好一些?你要记住,以后生气时,不要尖叫,而要使用语言来表达。”又如,可以建议学生在发生冲突、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考虑选用以下策略:倾听对方、延迟解决、分散注意、离开情境、运用夸大与幽默以缓和气氛、寻求咨询、妥协、分享、轮流、由机率决定、避免使用暴力等。
(5)发展学生的积极行为,让学生完成自己力所能及又感兴趣的任务,并给予鼓励,满足学生自尊需要,可以减少学生违纪行为。要知道,鼓励是预防学生不端行为的基本方法。
(6)家庭问题是学生品行障碍的重要原因,如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角色地位不清晰,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家庭温暖与亲子正常沟通,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过于严厉或管教过松,缺乏必要的惩戒,父母不良行为的示范作用,父母的不适当的期望,等等。对家长进行辅导,对于矫正学生的品行障碍十分重要。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