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广东省南雄市乌迳中心小学 叶南光
内容摘要: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缘故。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要结合具体情境,从学习计算知识着手;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激励,方法多样;多从儿童认知特点,巧妙引入,摸清规律,提高速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 计算 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在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在与课标亲密接触的几年来,我曾多次探试过计算教学,让我对此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我总觉得在传授新教材的时候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我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这种计算错误往往是影响孩子取得良好成绩的天敌。那么,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计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上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如把运算符号看错了:加号看成乘号,除号看成减号或把两位小数看成一位小数等。
第二、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口算不熟练,对乘法口诀不熟,因而计算时出错。
第三、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还有的干脆提笔就抄错数,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如,有的学生计算把“3”写成“8”,又如有的学生把“0”写出了头。回头来又把“0”误为“6”。
第四、竖式中数位对不齐,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错误。如,241×162,第一个部分积为482,第二个部分积为1446,其中末位上的“6”没有与第一个部分积里的“8”对齐,而是写在“4”和“8”的中间,加时不注意,又把“6”与“4”相加而不是与“8”相加。
二、计算能力提高的几种措施。
(一)结合具体情境,学习计算知识
(1)把计算知识放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引入。
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进入计算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从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引导他们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
(2)把计算练习题放入具体的情境。计算练习主要是为巩固计算知识,但设有情境的计算会让学生体会到计算不只是一个个纸上谈兵的算式,而是活生生的生活问题。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更重优化。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思考角度不同,所探究出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出的各种算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保护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同时又要通过有效的交流,让学生互相的对比、倾听、反思,优化自己的算法。
( 三)巧用儿歌引导后进生进行计算。
计算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往往表达计算方法较差,但并不是不理解或不会计算,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会收集或自创儿歌帮助他们用儿歌描述计算方法。
(四)探寻规律,加深算理理解,提升计算速度
每一个计算的新知识的教学不是一课时就能达到熟练的,我在教学中分层次,分课时,循序渐进,在理解算法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计算重算理的探究过程,也重计算结果。因此,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还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让正确的计算结果更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追求有效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师的梦想,我将在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充电!
计算教学是以数为基础的,在进行数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读、写数,掌握数的顺序和组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其中关于数的组成的教学,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让学生充分地摆、拨,从而自主得到数的组成的知识。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认真态度的不懈努力,坚持下去,计算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