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语无伦次”是美言

“毛毛:我是来自大城市铁岭莲花赤水沟子,我名字叫鸭蛋,今天心情非常的冲动,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心情从多云转晴了,为什么啊,我找到我老爷了,我老爷太好了,能带我上溜光大道。/我非常感谢我老爷给我这次机会,太感谢你了,真的能带上我到大道,我感谢你八辈祖宗,我代表八辈祖宗,我这辈子,做鬼也不放过你。”
“黑土:嘿……(撞到麦克了)好!(鼓掌)感谢TV,感谢所有TV,感……感谢广播,好!(鼓掌)今天,这里蓬荜生辉,人山人海,海枯石烂!我……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成为这个火炬手。其实,我不是火命,我是水货……我是水命。我那……在这里我感谢我的老伴。/没有我老伴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我是陪她练的,把她练下去了,把我练上来了。我老伴……俗话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背背一个多事的女人。/背后.……背后必须有一个管事的女的……老管我……我在这里……我……今天感谢政府能给我重新做人的机会!/给我……给我当火炬手的机会,我一定要坦白.……坦率做人,/坦诚做事,我……”
看过赵本山小品的人,一定知道上面两段出自《不差钱》、《奥运火炬手》,你看,毛毛的话,黑云的获奖感言,都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不合常理的,但我们听了为什么会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拍案叫绝。除了其表演传神,栩栩如生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些语言符合此时此地此人——“毛毛”、“黑云”身份的真实言语。一个乡村的老乡,一个农家小女孩,在这样的场景下,肯定是激动、兴奋,近乎不能自控了,因此,这样的言语看似语无伦次,其实是最真的,也是最美的!如果换几句文绉绉的,很通顺的或漂亮的大空话,就觉得不真实,不美。毕竟“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今天,听了《给予是快乐的》,让我联想到了上文,原来只要做个有心人,文本的“言语秘密”是会被我们发现的。
先看看执教者的基本教学流程——
1、初读感知:让学生读文,出示“()给予(),()很快乐!”句式回答,理解课文线索:哥哥——(新车)保罗——(兜风)男孩——(承诺)弟弟
2、切入重点:再读课文,哪几句话让你再有感触或感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
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让学生用“原以为……没想到……”说第一句。
3、品味“爱车”:
第一层面,从哪些词句看出小男孩爱车?美读
第二层面:小男孩仅仅是爱车吗?从这些爱车的背后,他是想什么?(从而明白爱弟弟之心!)美读
第三层面:如何写出来的,比较“哇!我希望……”明白这种特殊句式,是为了突出想不到。
4、品味“言语”。让学生“原以为……没想到……”再说一说第二句话又没想到什么?出示语言,让学生比较——
“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你看,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这车很漂亮。我将来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明白第一句写法的特殊性,是在特定心境下的语言,并从上下文我的动作,保罗的眼睛湿润找依据(激动、兴奋、亢奋……),读好此段!
5、运用内化:
小练笔:夜晚,他们三人分别久久无法入眠,他们都为今在收获到的而快乐。请写一写他们心中最想感谢的话语。
我原以为-----------------------没想到---------------------------我真要感谢----------------------------。
当然,我最欣赏的是两处看似“语无伦次”的教学:
第一处: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教师通过比较、假设、想像、美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文本中的小男孩不直接说出来,要如此费周折呢?这就是特定的情境下的“最美妙”的言语,是在“惊叹”下的特别的言语,情不自禁,语无伦次;从而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一波三折。“哇!我希望……”看似毫无头绪,其实“美妙绝伦”!这就是好词好句!
第二处:“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教师如何为之呢?请看——
1、读读,让学生发现了什么?
2、比较,出是一句平时我们一般的语言形式?
3、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一句?(因兴奋、激动……而“语无伦次”)。
4、联联,从课文上哪些可以看出?
6、读读,美读加深。
7、总结:让学生知道,真因为特定的情绪在用独特的语言,明白作者的言语精妙之处,看似“语无伦次”,其实是“最美的语言”!
我想:只有这样的下马观花,了解语言“秘密”,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在阅读中提高。这远比笼统地告诉学生用语言、神态……写出人物性格,这样的“公共语言”,教学的效率要远胜之。
这样的语文教学肯定是高效的!
这真是——明月清风寻常天,肥瘦红绿亦自然。品析语境心情伴,“语无伦次”是美言!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