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浅议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设计

新的教材,新的面孔,需要新的学法,教法。课改后的小学人教版低年级数学课本,图案精美,打开书本,像进入一个童话世界。文字少了,换成了一副副彩图,几乎是能用上直观形象出现的都用上了,单凭课本就把孩子的心吸引住了,不得不对课改叫好!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下,我们的数学老师,更应该变换教学思维,寻求更完善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对低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些浅见:
一、 关注对开放的教学环境的设计。
只有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智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首先应考虑内容的开放。努力创设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环境,如:游戏活动、情境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探索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其次考虑的是学习方式的开放。一些活动性较强的内容,如“长度单位”、“看一看”、“摆一摆”等,要设计让学生动手,学生亲自实验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数学,把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减少学生大量重复的运算,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新教材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认识,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如:一年级的“9加几”,可以先出示学校运动会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的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并及时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想法在组内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算法的特点,在此同时,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这样设计,将原来由教师讲解的计算过程交给学习小组去讨论,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形成算法雏形,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初步的反思意识。
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活用教材,就是要改变那种“唯书是尊”的“教教材”的做法。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数学的实用性的作用。如:一年级“分类”,教学时可以紧密地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分类的好处,再把本地的实物米啊、黄豆啊、花生啊等等(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实物)混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做”中找到分类的方法,在说中体会到分类的理由,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分类可以有不同标准、不同方法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四、 根据不同类型课的特点设计教学。
1、“数与代数”的教学设计,要克服过去枯燥无味的让学生重复数、重复算的教学设计,要充分地运用教材的情景图或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充分体现个性学习。例如二年级的“乘加、乘减”,可以先引导学生看主题图,再组织学生围绕“还剩多少玉米”进行讨论,并在这个环节中留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做法,这样设计,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形与空间”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和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和图形》,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智慧爷爷分给每组一包东西开始,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认一认、说一说、搭一搭等操作环节,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得津津有味,不仅使学生对物体和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概率与统计”的教学设计,一是要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例题改编,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奥秘和作用。二是根据内容特点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愉悦,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师拥有创新的思维,学生会学的更轻松。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