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再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数学和生活在完美融合中丰富每一个学生的人生。 
一、让书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数学学习的素材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生活数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中结合本校建筑物的位置情况,让学生标出位置,使教学注入生活内容,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让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体积的意义》教学导入时,我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通过用故事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用实验对故事进行验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主动发现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如在教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时,我设计了买东西的生活实际:同学们自己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带了180元钱,想让你们帮老师买一个73元的篮球和一副27元的乒乓球拍,你们愿意帮老师买吗?小组讨论怎样付款?然后组织学生汇报购买过程。第一种方案:购买两种东西共用100元,退还老师80元,算式180-(73+27)=80;第二种方案:先买一个73元的篮球,再买一副27元的乒乓球拍,还余下80元退还老师,算式180-73-27=80。再把这两种购买方案进行比较,得出第一种购买方案比较简便。通过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熟悉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便于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乐于参与。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