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走近生本教育 期待教育春天

对门家的小孩快2岁了,还只会喊爸爸妈妈,但周围的人都夸他聪明,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于这样的孩子,大人采用了最高明的策略——无为而治,依靠他们自己咿哓学语,并不惊动他。就如郭教授所说:暂时不会说话使得他更醉心于活动和思考。让小孩子先活动,先思维,后说话、后成绩!大自然育人不会图省事,而是以最利于人的成长为依归。生本教育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生本教育是场及时雨,下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当前,教师苦教的状态普遍。比如,公开课上流汗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越来越精致的公开课背后,是老师辛勤的汗水。公开课尚且如此,不用说平时未能精心设计与激励的常规课了,我们的老师上窜下跳,我们的学生却越来越宠辱不惊。老师的劳动未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学生对一节课的付出远远少于教师。这一切就显示着学生缺乏持续的学习内驱力。
其实,孩子天生对新事物的学习应该有着天生的兴趣。但是当学习内容只剩下枯燥的符号与文字,当考试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学习对于孩子就失去了吸引力、生命力,学生难以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我们采用的激励手段往往只能显现暂时效果,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动力。只有把孩子们的学习变成心灵和生活的一部分,知识才会充满了心血和感情。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读的是原汁原味的文章本身,想的是依据文章而发的自身的提炼。于是,在读和想中,人的语文积累丰富了,人在最质朴的活动中提升了,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
近年来,高考本身全面转向测试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使得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所施其伎,它宣布靠短期统考束缚学生的教育只会降低人的能力,干扰高考成绩的提升。高考的变化推动我们的教学回归到追求人的素质或素养的发展上,实现从短期应试的追求向人的发展的追求转变。
作为基础教育,尤其要提倡生本教育,这样学生才会具备持久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不只是要学生学知识或某些结论,更是要把得出结论的过程作为演练场,获得能力,去解决复杂多变的背后问题。我们习惯于接受“我带你动、我启你发、你在我眼下成长”的方式,对学生自身的获得,他们自己作为生命体贡献的份额认识较少,其实静下心来想,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的成长主要来自于自身的获得。我们所做是就是不停地去激起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自信。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成长、成绩、能力、素养都会来到我们面前。
学生快乐学,教师快乐教。”生本教育的这一美好的描述令每一位一线教教师神往。我们希望教育管理者能够改变短期统考应试的快餐式做法,让我们教师能够有勇气把学习的责任感、主动性、创造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与价值,从而实现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遍了山川和原野。”希望这种鼓励人成长的、追求无形的、深刻的育人模式能真正实现。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