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要警惕“原地踏步”
再次执教一年级数学,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低年级数学教学,特别是一、二年级是数学教学,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影响,数学课堂有鲜明的活动性,趣味性,但也往往存在游戏味浓、数学味淡的问题。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环节看似内容充实,学生做、说、练,忙个不停,但过后细细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无论是思维,还是方法技能上其实是在“原地踏步”,停留在原有水平,没有获得应有的提高。
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足,未能对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调整,使教学要求落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原地踏步”。
如,《认识人民币》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大多已经比较熟悉人民币,能够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中不少老师仍然花很多时间大讲各种面值的特征,这样会使已经认识各种面值的学生得不到发展,降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集中时间解决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如果通过提出:“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的要求,安排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就各种币值的辨认交流经验,这样重分的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同时还可以给经验不足的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提高孩子们观察事物的兴趣、语言表达的能力,然后重点安排模拟购物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对策:低年级数学在学生学习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在这个起点上,通过恰当的问题提示,或者安排展示活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情况,突出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挖掘展现出知识学习中蕴藏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技能训练要素。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定位不足,使学生的学、练活动没有跟必要的数学思考结合,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定位不足,使学生的学、练活动没有跟必要的数学思考结合,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如:认识图形 教师通常会这样安排
活动一:图形的拼组。让学生用纸盒等物品搭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说一说分别用到哪几种形状的物体?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〡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二:学生小组活动,找一种物体,玩一玩,说一说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活动三:摸物体游戏。老师摸出一个物体,让学生说出它是什么形状。
活动四:说形状找物体。
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东西。有不少学生举起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水彩笔盒。
师:(举起学生的水彩笔盒)这是正方体的吗?
这时,仍会有不少学生说:是。
师急切地追问:这是正方体的吗?
这时才会有几个学生犹豫着说:不是。但表情却很茫然。显然没有明白水彩笔为什么不是正方体。
思考:为什么会在最后练习阶段,有大量孩子出现区分错误?像这样的对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等的“初步”,定位到什么程度才是比较合适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以后,跟学习以前相比到底有了多大的提高呢?
小学数学教材为了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很多知识采用的是螺旋式编排。这样,同一个知识内容被分别分散在不同的学段,学习中也就有了深浅不一的教学要求。由于这些教学要求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要求过高或不足的问题。
上述对立体图形的教学设计,就存在着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过低的问题,教学活动始终停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没能引导进一步的上升、深化,导致学生到课的最后还不能正确区分、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认识,教材划分了两个阶段进行,一年级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五、六年级详细研究它们的特征以及有关计算、应用。很明显,这里的“初步认识”不要求详细研究特征,但图形的辨认、区分是跟特征分不开的。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初步认识的目标就是学会区分、辨认。那么教学中就应该针对这样的目标,以区分、比较落实认识。在学生分别认识了这四种立体图形后,让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分别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它们之间的区别,深化对图形的认识。
要有效克服低年级数学课“原地踏步”的现象,教师必须能纵向把握知识编排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提出恰当的教学要求。对于螺旋式安排的内容,教师要做到纵向把握,既了解这个知识体系的整体目标,又要关注到年级段的不同要求,特别要仔细分析每次出现较以前、以后有什么不同要求,从而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尤其是起始内容和看似过于简单的部分,更要做好充分的分析,既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更不能忽视数学思考、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避免学生“学无所获”。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