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人类的语言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思想的感情的工具。在现代社会,处处需要与人交流沟通,语言表达更为重要,可见对培养小学生语言的培养,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过去在小学教学中一说到语言表达,就认为语言表达是语文课的“专用名词”,数学课就是思考、算和写,只要会做就行了,一到回答问题就吞吞吐吐,讲了半天也没讲清楚他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成为我们小学教师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也是具有同等的重要。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作为学生应该掌握这一重要的工具。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特点,往往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数学教学特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从教师的言语中形成数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学语言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自己有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以示范。有意识地说好自己的示范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这样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准确规范,严谨简约、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的重视,这就要求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一般来说,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了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合实践,交流操作中强化学生数学语言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闪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用数学语言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数学语言,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的数学语言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落实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
一个班的学生,肯定有的学生口才好,有的学生缺乏口才,也有学生由于个性差异,平时沉默寡言,表现内向。为了让全体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改变那些形式化的小组合作,灵活运用“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练习评价”的训练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因此,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说的发展。2、小组讨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语言向非正式的书面语言转化。3、大组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学习热情处于高涨,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大组交流,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得到完善,也是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次升华。大组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其它各组作出评价和补充,必要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共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并不失时地进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在水到渠成之际对所学的知识作出科学性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书面语言向形式的书面语言转化。 4、练习评价。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相评议、互相批改,通过相互讨论、相互评定来达到主动探索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评议过程中,让学生说出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出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直接讲解,而是由全班讨论来解决,再次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其思维得到螺旋式上升。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注重平时多鼓励、引导、点拨训练学生“敢说、多说、想说、会说”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能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有效的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丰收。数学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