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高效性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百万字,即每学期至少达到二十多万字,相当于高年级语文课本的5倍左右。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阅读更是一项必须长抓不懈的工作,而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毕竟有限,只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范例,要想真正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加强积累,增强阅读能力,肯定离不开课外阅读的辅助,此之重要性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皆知晓的,而且也为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花费了不少精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实现课外阅读高效性,指导教师就必须增强高效意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课外阅读。下面我就从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方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简单的思考。
为学生极力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保障读之有效: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虽然其关键在家长,但家长的工作还得由老师去做。首先召开家长会,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或“走弯路”, 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家长的支持, 保证学生课外读物有来源,在家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主要是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时间保障,我们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这一好习惯坚持到底十分重要;营造良好的学校阅读氛围。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更要率先垂范,校园内、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于学校图书室和学生自家藏书。同学之间还可交换阅读书籍,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外读物的“拥有量”,提高课外读物利用率,同时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上了读书,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学校、班级应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或与读书相关的各种竞赛活动,如,低中年级的“故事会”、“课外知识竞赛”,高年级的“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等等,有效地促进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鼓励先进, 树立榜样, 始终不忘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大力保障学生的读书时间,在精读细品中见成效。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阅读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为了不流于形式,阅读课应纳入课程表,课外阅读应作为学生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纳入检查的范畴。语文作业也可改变形式,比如,周记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可改为出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加强方法指导,有效提高阅读能力。从现实看,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之所以虎头蛇尾,最后流于形式,学生不会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据有关组织调查发现:有计划读书的学生不到20﹪,读书时间、书目随意的多达50﹪,阅读方法不对的占6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生急需我们给予方法指导。课外书籍,浩似海洋,而人的生命有限,即使不干任何事也读不完,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当成长发育阶段,如果能有计划地读一批好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不尽;反之如果不加选择地随意读书,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应担当起向学生推荐书目的任务。阅读习惯不良,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阅读方法不对。任何一部优质的著作,都是作者艰苦的脑力劳动的结果,必然是内容的完整性,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的完美统一体。阅读的过程应该而且也可以是从内容到形式,从思维到语言的各方面综合全面的学习过程,如果是只图情节的大致了解或某些内容的惊奇,就不能全面吸收书中的精华,而且久而久之,还会养成粗枝大叶,挂一漏万的坏习惯,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首先提倡的应是认真,细心地读书。二是读过算数,不加思索,不做笔记或卡片。知识的吸收也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而事理的领悟,则必须借助思考。这一点不少同学忽视了,孔子也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正是学与思必须结合。这也是缺乏指导的结果。
这里推荐有经验的老师总结的几种阅读方法,和大家一起学习。(1)细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有的文章语言隽永,运用典范,以这些作品为凭借,指导学生精读,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2)粗读法。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例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教材中节选了一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掩卷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3)快读法,即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其特点是快,要求读得快,理解得快。(4)选读法。要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来读,读时做到目光只扫描最关键的词句只取所需,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指导写读书笔记,将阅读之效转化成写作之功。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中勤动笔能够使学生积蓄丰厚。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还可用自己的知识去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语文教师应坚持让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名、日期、主要内容,摘录重要的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进行交流。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