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班上课带来的隐性问题
公开课与日常课本来就存在着两层皮的现象,而随着教师异地赛课和名师异地上课活动的日益增多,借班上课开始盛行起来,由此也带来了更多始料不及的问题。
借班上课与“公开课综合征”
借班上课,顾名思义,就是借别人的班级上自己的课。借班上课,已经成为现在异地上公开课的通用做法。教学比赛课、名师展示课经常会采用借班上课的方法。
现在频繁的公开课,让一些学生患上了“公开课综合征”,公开课上愈发神采飞扬,平常课上愈发萎靡不振。而有一些教师,也患上了“公开课综合征”,上公开课时周到且富有耐心,上常规课时却马虎大意且很不耐烦。
众所周知,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做法,需要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培养。比如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说”这种教师最容易想到的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够坚持,逼着学生不得不说、不得不多说、不得不会说,日久天长,当学生慢慢习惯了这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之后,才能训练有素,挥洒自如。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是几日之事,有时需要花一年甚至几年时间。通常刚开始的时候会困难重重,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时,效果也不是一下子就会显现出来,可能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不升反降,这是因为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知识之外的本领。开头可能很苦、很长,而一旦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学生以后的学习就会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学习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学习成绩将会越来越好,相应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就能越来越放手,教学效果就能越来越让人放心。
借班上课应警惕的问题
对“借班上课”,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警惕:借班上课,有些东西是借得来的,而有些东西是借不来的。
借不来师生之间的熟悉。曾经有一个班级两次被外校老师选中上公开课。甲老师上完课后,苦恼地问任课教师:“你们班孩子不爱举手,你上课他们配合你吗?”乙老师上完课同样一脸疑惑:“一个问题下去,怎么没有反应?我都不知道找谁。”遭遇这样的尴尬,都是因为借班上课的教师对学生不熟悉。尽管借班上课的教师课前会去了解学生,但未必能了解得那么多和那么深。课中,借班教师一般只是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至于什么样的问题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学生能回答到怎样的水平,大多心中没底。好在现在的公开课,只要有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课就可以进行到底。反过来,学生同样不熟悉借班的教师,于是也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听不懂的现象,这种听不懂,有时是因为外来老师与自己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同所造成的。
借班上课的最大症结在于无法做到师生之间的知己知彼,此时,“备”学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基础都不清楚的情形下,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制订一个比较完美而又巧妙的教学框架“框”住学生,比如用一个个有意思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之门,用一串串有意向的问题“引”导学生探得知识之妙,用一句句有意思的评价“引”导学生走准知识之路。如此循循善“诱”的教学格局,其实依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而学生自主学习则无从谈起。
借不来学生的自主。越是学生自主的课,越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熟悉,学生熟悉自己的老师“有什么”、“要什么”,教师熟悉自己的学生“要什么”、“有什么”。比如“教师让学生说得多”,对学生来说,就要清楚教师对自己说话方式的期待,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和时间,掌握好说话的条理,等等;对教师来说,就要清楚哪些学生会说,学生会怎么说,在哪些地方、对哪些学生教师可以少说甚至不说,等等。由此可见,学生自主程度越是高的课,越是难以借班上课。
如今众多的公开课,也只能小敲小打,在部分教学环节上让学生自主,已属难能可贵。让学生自主的课,并不“好听”,比如教师说得少了,也就很难听到教师流水般的口才和诗一般的语言。这样的课,更多展现的是学生的风采。这样的课,不一定有趣,不一定精妙,不一定热闹,不一定顺畅,这些都是许多听课教师所不喜欢听的。
借不来学生的真实。在公开课上,学生可能与平时表现不同。许多学生知道公开上课的老师会比较友善,于是平时受到教师压制的学生在公开课上就可能会冒出来,平时不敢说话的学生现在敢说话了,平时不想表现的学生现在想表现了,平时不敢质疑的学生现在敢质疑了。还有一些学生,喜欢人多的场合,在绚丽的舞台上,在耀眼的灯光下,他们会兴奋不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一些聪明的学生,明白教师的心思,会像演员一样很好地配合教师共同演完并演好整堂课。公开课上,这些学生的判若两人,常常让自己的教师看不懂。不过,这些学生一旦回到平常的课堂,则又变回了原形,或者又被自己的老师打回原形。
借班上课是对教师的挑战
平常课与公开课,待遇大不一样。“对内(平常课)对外(公开课)”两张皮现象,似乎成了教学的潜规则。一些教师喜欢上公开课,除了公开课可以让别人特别是领导看到自己的风采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开课上学生比较“听话”和比较“活跃”。
但很多教师并不喜欢自己的班级被借出去上课。因为借班上课,会遗留很多不良问题:其一,公开课与日常教学没有完全衔接,相关任课教师在公开课后不得不为一些学生补课。其二,平常课让学生感觉比较平淡,上过热闹的公开课再上平淡的日常课,学生感觉有些失落,这无疑带给任课教师一个很大的挑战。
其实,很多时候,在公开课上,教学繁荣的背后可能是教学的苍白,一些问题只是暂时被掩盖了。比如,借班上课时,上课教师为了教学的顺利,只叫举手的学生发言。至于哪些学生有困难,教师因为不熟悉也就无从了解,当然也无法帮助或者促进他们学习。借班上课还有一个通病是华而不实。过多的内容,花哨的形式,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势必冲淡和挤压学生对主体知识的学习,教师也没有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在于,公开课即使效果再好,借班上课的教师也不可能一直教下去。学生以后常伴的依然是自己的老师,如果该教师依然故我,那么公开课的功效对学生来说,只是昙花一现。然而,公开课上的美好瞬间有时会让学生铭记于心,在对比中深感自己老师的无趣和无能,进而讨厌自己老师的日常教学,学习的劲头每况愈下。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2日)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