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从识字教学到综合性学习——──我教国标本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点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学习课程标准,老师们越来越感受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许多老师认为综合性学习太难了,对于低年级学生甚至有些无从下手。我当初也有这种想法。这学期,我利用教材优势和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努力尝试了一种从识字教学到综合性学习的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以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跟大家做个介绍:

  一、寻找春天的脚步
  “识字1”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词串“春天 春风 春雨/柳树 小草 嫩芽/布谷 燕子 蜜蜂/梨花 杏花 桃花”。在以上这12个词中,后面11个都是围绕着“春天”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编制的能够指称具体事物的词。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能够将自己的认知经验激活,使已有的图像和将要认识的文字挂起钩来,认识这一词串的生字。但书上毕竟只有静止的画面,而且在教学这一课时,虽然在时令上到了春季,可孩子们仍然穿着厚厚的毛衣,春天的色彩并不浓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于春天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或者说仅仅是一张凝固的图画。于是,我让孩子们每天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点变化,寻找春天的脚步。一段时间后,我又带领孩子们在校园里、到田野中去找春天,回到教室,我们一起交流各自找到的景物。结果,孩子们从解冻的河水、发芽的小草、初放的小野花、摇摆的柳条、呢喃的燕子、暖暖的阳光、小朋友们轻快的脚步等方方面面找到了春天。有了亲眼所见,孩子们说起话来也流利多了,集体交流时争先恐后。看到孩子们热情高涨的样子,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尝试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一句两句都可以。没想到,竟然有许多孩子写成了一段段文字。摘抄部分同学的写话如下: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我们唱着歌和老师一起去外面找春天。
  你看,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放了,春天正从花朵里跑出来。
  你瞧,小草钻出了地面,春天正从泥土里跳出来。
  你听,一群大雁唱着动听的歌从南方飞来,春天就从大雁的嘴里蹦出来。
  啊,我们终于找到了春天!(皮修竹)
  春风吹来,小树发了芽,野菜开了花,小草变了色,燕子从南方飞了回来。太阳暖暖地照着,把我们的心都照亮了,原来春天就在我们的心里!(强雨薇)
  春天在我的家里,妈妈把暖和的棉衣收起来了,把厚厚的棉被洗干净放起来了。
  春天在我家的外面,小草不再像冬天那样枯黄,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梅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
  春天到了,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王丹睿)
  春风吹在小朋友的身上,就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春风吹向大地,大地就穿上了绿色的衣裳。春风吹向天空,小燕子就从南方回来和小朋友的风筝比赛飞翔。(李天睿)
  春天来了,白色的梨花开了,粉红的桃花开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也开了。
  春天来了,春风把平静的湖水吹皱了,把河边的柳树吹绿了,长长的柳条迎着春风翩翩起舞。
  春天来了,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公园里散步、放风筝,小朋友们笑着、唱着、奔跑着。
  春天来了,大地充满了生机。(夏泽锋)
  我找到的春天在马路边,那儿的树叶变绿了。
  我找到的春天在公园,那儿的花儿都开了。
  我找到的春天在身上,我们的衣服不再是那么厚、那么重了。(吉景轩)
  星期天,我跟爸爸到野外去玩。走在路上,我看见路两边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小河边的柳树也长出了许多嫩芽。农田里,麦苗长高了,油菜抽苔了,还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果园里,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远远望去,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啊,春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柯瑶瑶)
  今天,我和妈妈出去找春天。
  我们来到楼下,路边的小树、小草都发芽了,迎春花也已经开放了,太阳照得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在一件件地减少。
  我们又来到太子山公园,只见河边的杨柳垂下了长长的辫子,山上的野花全开放了,许多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我还闻到了淡淡的清香……
  我觉得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邢楚寒)
  下了一夜的春雨终于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一阵春风吹过,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桃花高兴得涨红了脸,小朋友急忙放起了风筝。天空中,一只只小鸟在和风筝比赛谁高谁低。草地上,有几只小甲虫在懒懒地晒着太阳。(谈清扬)
  春天在哪里?让我们找一找。
  老树发芽了,翠鸟在枝头上跳舞,柳树在河里梳洗它的长辫子。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蚂蚁出来觅食了,小蜜蜂拍打着翅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田野里,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油菜花散发出清香。
  小河唱着欢快的歌。
  我们找到了春天。(沈天琦)
  …………
  真没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优美的语言!是“识字1”巧妙的词串给了他们最好的启发?还是美丽的大自然给了他们太多的灵感?或许是二者都有吧?但我想老师的启发引导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大自然创造了美,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用明亮的眼睛去寻找美、发现美。

  二、走进夏日的清凉
  “识字5”是一组描写夏天的词串“夏天 台风 雷雨/桃子 梅子 西瓜/蝈蝈 青蛙 知了/葵花 茉莉 荷花”。分别从天气、水果、动物、植物四方面描绘了夏天的景色。“识字6”的词串是夏夜的美景“夜晚繁星 亮晶晶/爷爷 奶奶 小丁丁/竹椅 蒲扇 萤火虫/牵牛 织女 北斗星”。这两课词串中的每一个词都可以说是一个“意向”,“词”与“词”之间留有空隙,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每个孩子在读词串时,头脑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不一样的,教学时,我强调整体诵读,读出夏日之美。两课学完后,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围绕“夏天”又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由由“识字5”和“识字6”衍生出去。首先,孩子们结合查阅资料讨论了夏日的天气,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了威害极大的台风、来势凶猛的暴雨及让人触目惊心的洪涝灾害。同时,孩子们还补充理解了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烁石流金、汗流浃背、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水火无情等成语的意思。接着,我们开始聆听夏日的声音(由孩子们模拟发声)──“啾啾”,那是昆虫在鸣叫;“呱呱”,那是青蛙在玩耍;“知了知了”,那是鸣蝉的烦躁……静下心来,我们闻到了花的清香(展示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洁白的茉莉、粉红的荷花、金黄的向日葵、紫色的喇叭花……孩子们用五彩的笔画出了夏天的色彩,浓烈而奔放。夜幕降临,孩子们搬起竹椅,和“爷爷奶奶”们到屋外乘凉(用多媒体作背景创设情境),桌上摆满了诱人的瓜果──甜甜的水蜜桃、酸酸的杨梅、青青的杏子、大大的西瓜……天黑了,瓜果也已品尝迨尽,孩子们仍不愿离去,他们在葡萄架下追赶那忽闪忽闪的萤火虫,比赛似的吟诵幼时的儿歌“小小萤火虫,飞到西来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象许多小灯笼。”猛一抬头,天空已是繁星密布。孩子们放声歌唱《闪烁的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边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响亮的歌声穿破夜空。玩累了,孩子们再次围坐在“爷爷奶奶”身旁,“爷爷”向孩子们讲述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奶奶”在一旁轻摇蒲扇,为孩子们驱赶蚊虫。听着那动人的传说,孩子们显得分外成熟,故事讲完了,他们还托着腮帮,似乎在思考什么,忽然,一个孩子打破了先前的寂静“你们看,那就是牛郎星,一前一后的是他的孩子,他们永远陪伴着爸爸;那远处的一颗是织女星,她多孤独啊!”“你们看,那边的七颗星连到一起像什么?”“爷爷”转换了方向。“像个勺子”,“对,它就叫北斗七星。每到夏天,北斗七星的斗柄就指向北方,人们在晚上还经常根据这个来辨别方向呢!”“真是太有意思了。”“星空的秘密可多啦,你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懂得的天文知识就要比爷爷还多喽。”……不知不觉,夜已深,一阵风吹来丝丝凉意,伸个懒腰,打个哈气,大家走进屋里,满足地进入梦乡……

  三、我与明星面对面
  “识字2”是一组体育运动的词串“篮球 足球 排球/竞走 跳高 跳远/铁饼 铅球 标枪/游泳 射击 登山”。学完本课后,我让孩子们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找出相应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级搞了一个“我和明星面对面”的展览。结果,爱好乒乓球的A同学将自己的头像画到了邓亚萍的身上;B同学让自己和孔令辉分站乒乓球台的两侧;C同学在和姚明打篮球;D同学在和李铁、郝海东、孙继海踢足球;E同学让跳水健将伏明霞当起了她的教练;F同学将自己的照片贴在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许海峰的后面,取名为“向前看齐”;G同学在和奥运射击冠军王义夫比赛;H同学正在向万米世界冠军王军霞献花;I同学在采访登山健将王富洲、贡布……
  这样的一次图片展,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体育知识,又激发大家勤奋学习,锻炼好身体,将来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出一份力量。

  四、有趣的中国文字
  “识字3”形象介绍了“舟、竹、石、泉、川、燕”几个象形字的由来。左起第一列是图画,第二列是经过抽象和线条化的象形文字,而第三列则是如今通用的楷体字。这样一幅由图画到文字的演化过程图,形象地告诉我们:汉字实际上是在与客观事物象形的基础上,按照相似原理逐渐演化出来的符号系统。
  “识字4”和“识字8”以“转转盘”的形式来揭示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和表意的基本规律。在转盘中,声旁“也”和“青”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不同的形旁便分别与声旁组成不同的形声字。这样一种极富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一定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当然,随着语音的不断变迁,如今的“也”字标声功能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形旁表示字义。“识字4”随后出现的歌谣“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以字谜的形式揭示形旁“也”和形声字“驰、地、他、池”的关系。字谜又是这几个形声字的基本意义。识字8的形声字“清、请、晴、情、睛、蜻”具有共同的声旁“青”。为了防止混淆,我们特别以一首《“青”字歌》来帮助记忆,儿歌内容是这样的:“青字是个后鼻音,加上偏旁要细分。三点水儿池水‘清’,有言在先把你‘请’,云散日出天气‘晴’,目光锐利好眼‘睛’,心有所感动真‘情’,虫儿在左是‘蜻’蜓,除去偏旁草青‘青’。”这样,孩子们在记诵儿歌的过程中就区分了这一组形声字。
  “识字7”以歌谣形式编写了两组会意字“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识字课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去总结汉字的规律,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我们学习的汉字十分有趣。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汉字总动员”,利用一节课去研究“有趣的中国文字”。
  我们发现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外部形状的造字方法。如人体类的“人、手、口、舌、足、耳、目、女”等;自然类的“日、月、山、川、雨、云、泉、水”等;动物类的“羊、牛、马、鱼、鸟、龙、虎、鹿”等;植物类的“禾、木、竹”等;器物类的“舟、刀、车、门、弓”等。我们还模仿“识字3”并结合美术课,学“画”了一些象形文字。仿照“识字7”中“众”和“森”的造字方法,孩子们也以儿歌的方法编出了一些见过的会意字记忆法。如“双口吕,三口品。只有品德好,才是好学生。”“二日昌,三日晶。祖国昌盛日,夜晚亮晶晶。”“二火炎,三火焱。烈日炎炎似火焰。”等等。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列举了“鑫、淼、磊”等自己曾经见过的类似的字,虽然编出的儿歌很幼稚,但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此类字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学生介绍了用不同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个抽象意思的会意字造字法。如“明”意为“日”和“月”带来光明;人睁大了眼睛表示看“见”;人靠着大树,意为休息的“休”;生长在田里的草,就是“苗”。另外,我还特别向学生介绍了“美”字的含义──“美”字包含了古代先民的感受:羊体肥胖强壮、羊肉肥厚多油、羊皮防寒保暖、羊有交换价值。当这四种感觉混合在一起,便有了“美”的感觉。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于是聪明的人类又创造了形声法来造字。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除了“识字4”和“识字8”中提到的,我们又从本册书中找出了许多形旁相同的形声字。如“快、块”;“现、观”;“孩、该”“故、苦”;“板、饭”;“远、园”等等。通过总结,孩子们对已学汉字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对中国文字的学习兴趣愈加浓厚了。

  从识字教学到综合性学习是我在使用新教材中的一点有益尝试,它确确实实起到了既能巩固识字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资料、课内外结合等综合能力的作用。

  教材副主编李亮老师在“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新教材培训会”上发言时强调“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语文课程的资源丰富多彩……因此,语文教材应是开放的,好比一扇打开的窗户,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进而可以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学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我们的义务,用新教材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实在在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还会不断地学习,今后在教材使用与教学方法上做更多的思考。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