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迎接大运会,小学班主任带着全班学“变脸”

 这个暑假,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2020级1班55个孩子和班主任彭英老师尤为激动。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即将到来,早在三年前,为了“迎大运”,彭英便带着全班孩子学习川剧表演。

三年来,坚持学习的孩子们,扮花旦、插旗、打鼓、变脸……随着技艺的娴熟,参与了“迎冬奥”“迎大运”等十余个展示四川形象、成都风貌的公益宣传片拍摄和活动。在以川剧为载体的助力“大运”学习活动中,师生们还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给孩子们播下了坚定文化自信的种子。

孩子们参加2023年四川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川渝春晚”。

学川剧 迎大运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一部全部由小朋友出演的“迎大运”宣传片在朋友圈刷屏,片子在讲述小朋友寻找丢失的大运吉祥物“蓉宝”的故事时,串联起成都各个代表性文化地标、各类蜀地文化场景。

其中,一幕绚丽戏台上,小朋友们插着靠旗,穿着戏服,随着鼓声,在台上整齐走步,撩袖、挥扇,一转头一回脸,便是另一副脸谱,个个目光稚嫩又炯炯有神。表演者正是泡桐树小学2020级1班的孩子。

“2020年6月,送走了相处6年的孩子们,9月又与55个孩子相识,组建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回想起三年前,彭英说,彼时申办大运会成功后,全成都都沉浸在喜迎大运会的热烈氛围中。

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大运会,参与大运会,彭英将上一届班级文化特色课程“川剧”接续到新一届。

彭英讲述,她的想法得到了2020级新生家长的赞同和支持,“家长们很齐心,纷纷找资源,请专业舞蹈老师,根据孩子身高进行了分组:花旦、鼓队、旗队、变脸,目前坚持学习了3年。”

3年里,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孩子们每次排练都认真积极,“排练时,举手投足都力求准确,或有力,或优美。”彭英说。

家校社同支持 助力大运会

为了将川剧学习浸入心灵,班级所有任课老师也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川剧课程”:美术课上教画脸谱,音乐课上教唱清音,体育课上教台步,每周班会课都是“川剧课”,讲“蜀戏冠天下”的由来,认识川剧角色、看经典剧目、认识名角……

同时,班级的川剧学习也得到了学校有力支持,给予了各种展示机会。

“当接到学校‘冬奥会预热表演’通知时,我和家长们深感荣幸。”彭英讲述,一位家长立刻组建团队,沉浸在寒假生活中的孩子们,即刻从四面八方回到校园参加集训,“其中一名还连夜从三亚飞回来”。

今年3月,北京和成都两地少年共同发起倡议:“接续冬奥精神,遇见青春大运”。参加过“冬奥预热表演”的部分孩子,接续参加此次“倡议”活动,此后班级陆续开展系列“助力”大运会活动:

以川剧文化为主题,开展“迎大运,传蜀韵,文脉魅力润桐心”的国旗下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了蜀韵川情视听盛宴。

孩子们在“梦想联盟·助力大运会”节目中,参加川剧文化宣传拍摄。

变脸代表祁峻乐同学和小伙伴、学校领导一起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海淀区实验小学的31名学子们共同演唱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歌曲《爱是一样的》。

……

坚定文化自信

3年中, 班级“川剧”课程在“喜迎大运”“助力大运”的浓厚氛围中,还给班级师生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成长和收获。

“孩子们在课程中,认识了一心为民的‘草鞋县令’纪大奎,听了‘失街亭’的历史故事,还将唱词与宋词进行对比学习……”彭英说,“以‘川剧’为特色的班级课程,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级在“成都市中小学戏曲艺术成果展演”活动中连续两年获奖;参与“连线西班牙,泡泡娃向海外学子讲述中华文化”活动;参加了“川渝春晚”,与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演出;参加了“国际非遗青少年联盟”成立仪式……

“以文化育人,使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班级特色课程的创设、实施,丰富了师生的精神世界,让班级时刻充满着活力和力量!”彭英说,“学川剧、迎大运,让我们大手牵着小手,感受到了弦歌不辍的传承,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