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素质教育于社会课教学中
前郭县哈拉毛都小学张凤琴
素质教育的意义是: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使学生主动发展。在基础教育的社会课中,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协调、主动发展,除了要改变机械管理制度,建立一种灵活的、弹性的,能使个性得到主动发展的制度外,关键是打破课堂教学模式化,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更新传统的教学观。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社会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中应达到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落脚点、有归宿地,教学才有的放矢。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改变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在社会课教学中,按大纲要求,加强对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的考核,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档案,把知识、能力、觉悟的考核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学期或学年末注重目标检测验收,量化评分,然后按百人折算法,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在社会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读书,并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教师在讲课时的设问、提问要具有让学生动脑的机会,亦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我在教学《军事家和史学家》一文时,设计了一系列这样问题:孙武是什么时期的人?是哪国人?后来为什么要迁走?《孙子兵法》是怎样写成的?它有什么影响?这样就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一步一步清晰地了解了军事家孙武及他的《孙子兵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剖析社会、理解社会,并能解释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可采用课堂讨论、演讲等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多途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做跟踪调查,重视信息反馈,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在教育教学对象上落实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上因材施教,使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各得其所,学到不同程度的知识。其次,要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展。在此
基础上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使素质教育在社会课教学中落到实处。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