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名师随笔 > 阅读文章

谈如何培养低年级作文能力

前郭县哈拉毛都小学 王凤云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中一、二年级没有明确提出,到三年级才有明确作文要求,所以教师在一二年级往往作文意识淡薄,对作文训练不够,至使学生在三年级开始写命题作文时,感到作文很难写,没有内容可写,勉强写出来也语言空洞,没有实在内容,并且叙述混乱,语句不通等毛病非常普遍。如何解决由一二年级到三年级作文“过渡时期”的困难,成为摆在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利用实物训练,使学生言之有物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根据这一特点我利用实物,让他们说出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比如我拿来苹果,让他们说出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然后写出来。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写出。学生把苹果的外部特征和味道都写了出来。但由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强,所以写完后我让学生再把写的话读一读,看看他们心想的有没有都写出来,然后改一改,把没有写出的补上,把不通顺的改通顺。我把这叫“四一”法,即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改一改,使他们的话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叙述。训练过程中学生既积累了感性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利用插图训练,使学生言之有序
要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的发展,使所写的文章既具体又有次序,就得训练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且掌握观察的顺序,在一二年级语文课中,插图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利用插图进行训练,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维顺序又能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如利用《小蝌蚪找妈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按蝌蚪成长的顺序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最后把这一过程写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描述得清楚、准确,能够表达的连贯、通顺,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先部分后整体,先整体后部分,或是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等,这些方法对以后的作文大有帮助,使学生避免叙述的语无伦次,做到言之有序。
三、利用课文,使学生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阅读与作文教学密切相关,它是作文的基础,在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是写作文的重要手段。课文是课内阅读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讲解课文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同学们把在课文中获得的感情体验和学到的道理写出来。如我在教学《孤理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分析完课文后,同学们都抢着发言:“乌鸦太可怜了,它的孩子一个个张着小嘴,一定饿坏了,狐狸真是太可恨了!”这样的语言显示出了孩子心灵中爱憎的情感十分鲜明。有的说:“我恨乌鸦的虚荣心,因为它爱听狐狸的奉承话,他的孩子都挨饿了!”还有的说:“乌鸦现在一定很后悔,它以后一定会下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在同学们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时,我让他们写一写:“接下来这个故事会怎样?”同学们有的写乌鸦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再也不信狐狸的话了;有的写乌鸦想出了一个办法教训了那只狡猾的狐狸;还有的写狐狸被猎人打死了,乌鸦和它的孩子从此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情,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和体验到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做到了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