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这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双边付出,下面就让我们先从老师方面谈起:
1.课上要多些微笑
微笑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在更多的时侯,老师的微笑是一种无言的鼓励。当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过于严肃,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2.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
在学习生活上,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犯错的时候。若老师不留余地批评,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只会让学生心里留下阴影,不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欲速而不达。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学生就像一株挂桃的棉枝,最需要关怀和扶持。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师只有付出爱心,主动关心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崇敬、信任和亲近。
4.教师必须随时提醒自己要会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尊重学生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做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若一个教师不信任学生,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其后果是严重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从总体上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二)教育是双向的,只依靠老师单方面的付出是远远不够,要改善师生关系还需要学生的配合,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学生:
1.学生要学会体谅老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下,做法有时也不免有失偏颇。对此,学生学着易地以处,试着去体谅老师,不宜太过偏激急进,应该等事情平静,再找老
师交涉一下,达成共识。
2.学生应尊重老师
尊重永远都是师生之间不变的主题。尊师重道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尊重老师,不仅仅是礼貌上,更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3.要主动跟老师交流
在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故而老师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应该主动找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想法,进而调整教学方案。师生之间彼此审视调整自己,不断寻找新的定位,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