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须理性看待“别人家的孩子”
近日,上海某外国语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通过了中级口译笔试,在沪上家长圈里引起不小的震动,被家长们称为“牛娃”。一些家长在网上“人肉”搜索“牛娃”的真实名字,并向其母亲讨教经验。还有家长盘算:如今取消了“星级考”,考英语口译是不是另一条学英语的途径?
一些家长听到类似“牛娃”消息,都会怦然心动,甚至拿“标尺”将自己的孩子与“牛娃”测一测差距,希望孩子成为另一个“牛娃”。如今,幼儿学习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2岁娃背着书包走进英语培训机构,4岁娃已经有了奥数私教……就拿英语口译来说,社会培训机构也开出了基础、中级口译“少年班”,暑期培训费高达3000元,是成人班的3倍。
对孩子来说,掌握外语的确很重要,可如此超前“奋斗”,有无必要?有多少家长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进行规划的呢?有的家长听说孩子如果掌握两门外语,升学会很“吃香”,就赶紧替他们报西班牙语、法语培训班等,结果让孩子苦不堪言。不可否认,无论在英语、数学等学科领域,还是钢琴、绘画等艺术领域,都会出现一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但是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其学识应该是与年龄、阅历等成正比的。以口译考试为例,它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还需要科技、法律、商务等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显然大多数小学生并不具备这些知识,即使有一两个考出了证书,也仅是个例而已。
家里没摊上个“牛娃”,家长不必觉得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因为“牛娃”没法复制,也无需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