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心理辅导 > 阅读文章

小学儿童的学习问题与对策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儿童也容易出现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学习困难是这一时期需要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困难与对策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界定目前主要有三种:学习障碍、学业不良和差生。美国学习障碍全国联合委员会于1988年对学习障碍所下的定义是:学习障碍系指这样一个异质群体,他们在获取与应用听、说、读、写或数学能力和社会技能上有明显的困难,这种失调来自于个体内部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的。虽然有些学习障碍者还伴有其他障碍(如感觉受损、心理迟缓、社会与情绪、适应不良等),或受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如文化差异、文化刺激不足、不当教学),但它并非由前述因素直接造成的。可见,个人内部神经生理方面的缺陷是引起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而学业不良包括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三类。以一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为相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绝对学业不良。如果儿童的实际学业成绩明显低于从其能力来看应达到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成绩不足。差生是国内教育实践领域用的最多的一种称谓,指学习成绩差,或者学习能力差,或者学习成绩、品行较差。这种说法由于给儿童贴标签,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而受到人们的批评。目前比较得到人们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学习困难(简称LD)也叫学习障碍,即智力正常儿童的学习活动不能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教育程度或水准,学业成绩、技能、知识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阻碍。
对学习困难的认定并不能简单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一般而言,学习困难有三个标准:首先,智力是正常的,在边缘性智力水准(智商为70~75)以上,这是与弱智区别的关键;其次,学业不良,不能达到其智力和年龄的平均水平;最后,学习过程表现异常,如课堂反应迟缓、记忆效果差、注意力涣散、解题或回答问题思路混乱、言语障碍和课堂行为问题比较多。其中,前两条是鉴别学习困难的必要条件,第三条是重要的补充条件。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学习困难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学习困难分为暂时性学习困难、能力型学习困难、动力型学习困难和整体型学习困难四类。暂时性学习困难是由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暂时无法表现出学习效果,但是很快就排除了异常表现,恢复正常水平。能力型学习困难主要是能力比较差导致的,动机、意志水平则比较正常。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障碍所导致的学习困难是动力型学习困难。整体型学习困难是由于能力、动机、意志等各个方面都比较低所导致的。其中,由于动力不足所导致的学习困难是最常见的。
根据学习困难的表现不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学习困难分为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混合型技能发育障碍四类。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DSM-Ⅳ)则将学习困难分为阅读障碍、表述性语言障碍、接受性—表达性混合语言障碍、发展性协调运动障碍、数学障碍、文字表达障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班级授课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困难是很难完全消失的。如何转化、帮助学习困难儿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对待学习困难儿童的过程中,不少人会脱口而出:“要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成功,增加学习的信心。”实际上,学习困难儿童的转化必须首先细化其原因。从个体的角度,学习困难的可以分为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愿不愿学。比如,有的儿童感官功能异常、健康水平不高、神经功能失调等,直接导致他们由于能力不足而出现困难。有的儿童则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上遇到明显障碍,虽然努力去学了,动机也很强,却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致使学业成就长期在比较低的水平徘徊。愿不愿学,主要是部分学习困难儿童成就动机不强,自我概念错位,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明确的学习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或者过多、过重的成败经验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开始逃避学习等。从外在因素来说,父母既不能提供有效帮助,同时采取了非建设性的管理模式,对儿童缺乏支持或鼓励,过高的期望,或者儿童面临一般的家庭或环境应激,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家庭因素。在班级授课背景下,教师的讲授、考核等都是以中等程度儿童为基准的,基础薄弱、技能不足的儿童很难得到应有的补救,同时,如果不能解决暂时的知识、技能不足,长久积累也会导致学习困难。可见,学习困难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内因的作用。单纯地用一类措施来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对学习困难处理真正有效的途径往往因人而异,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只有准确认识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才可能针对性较强地进行转化。
(二)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及对策
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征,它主要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活动过度等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实例。马克3岁的时候,他就像旋风,到处乱冲乱撞,把所到之处的东西都破坏掉。在家里,他不断地从这项活动转到那项活动,在他身后留下各种玩具。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打翻碟子不停地说话。他鲁莽而冲动,总跑到车来车往的街道上,也不管他妈妈多少次地向他解释其危险性或是责骂他。在操场上,他反应过激的倾向已经多次给他带来麻烦。例如,只因玩伴撞到他,他就打人,使得他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这种障碍多见于男性,男孩的普遍性比女孩高2~3倍。虽然该障碍可以从学龄前一直持续到小学初期,但是一般到小学低年级时期才被教师或家长识别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小学有相对比较严格的纪律要求,这些规则与他们注意时间短暂、不习惯服从指令约束和活动过度背道而驰。同时,这些表现开始产生消极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逐渐与同伴拉开差距,出现品行问题等。10岁以后,这类患者的表现开始出现一些变化,除了注意保持短暂、活动过度外,攻击行为开始减少,普遍性和强烈程度都有所降低,其典型问题在于缺乏成就体验。如果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训练,这些人将在人际关系和品行方面越来越糟,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属神经生理异常,但是,生理的和环境的风险因素一起形成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症状表现形式。对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清晰的解释。但是,遗传的影响是重要成因之一。一些危及出生前后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可能与该障碍的发生有关,如怀孕与生育并发症、出生体重过低、营养不良、早期神经性刺激或损伤以及婴儿期病症等。尽管饮食、过敏和铅作为可能成因引起了人们的许多关注,但是它们对该障碍主要成分的作用是非常小的,甚至近乎为零。心理社会因素虽然不是形成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可能会使症状变得严重,而且与形成品行障碍有关。
注意分散的儿童在学习或玩乐时很难保持持续的注意集中,这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注意缺陷的核心。而患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儿童极其好动,但不像其他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他们的冲动显示出他们似乎不能克制即刻的反应或不能在行动前思考一下。
阅读栏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主要诊断特征
1.具有以下6项(或以上)注意缺陷症状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程度达到适应不良和与发展水平不一致。
注意缺陷:
(1)经常无法对细节给予紧密关注或在学校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方面经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2)经常很难对任务或游戏保持注意力;
(3)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听别人对自己说话;
(4)经常无法完全听从指令或无法完成学校功课、杂务或工作任务(并非因对抗行为或不明白指令);
(5)经常很难有条理地组织任务和活动;
(6)经常逃避、不喜欢或不愿意投入需要持久脑力活动的任务(如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
(7)经常丢失完成任务或活动所需的东西(如玩具、作业本、书、铅笔或工具);
(8)经常容易被无关的外部刺激干扰;
(9)经常忘记日常事务。2.具有以下6项(或以上)多动、冲动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程度达到无法适应和与发展水平不一致。
多动:
(1)经常手脚不停地动以及坐不住;
(2)经常在教室以及其他应该保持在座位上的场合随意离开座位;
(3)经常在不恰当的场合过分地到处跑和爬(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可能只限于主观心情上的不安);
(4)经常很难安静地玩耍和投入娱乐活动中;
(5)经常在“忙碌中”或像“被马达驱动一样”;
(6)经常过多说话。
冲动:
(7)经常脱口而出回答还没有问完的问题;
(8)经常很难排队等候;
(9)经常打断或打扰别人(例如在谈话或游戏中插嘴)。
鉴别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年龄限制上,这些特征要求在7岁以前出现;在发生频率和后果上,比同龄、同性别的儿童更频繁、更严重;在时间特征上,这些症状具有持续性;在环境上,脱离具体情境的差异而表现出某种一致性,不管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会发生。
对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治疗,包括医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两类。医学模式主要是给予兴奋剂药物治疗,心理学模式主要包括家长管理培训、课堂行为管理、社交技巧培训等。在这里,简单介绍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契约管理。契约管理是行为矫正技术之一。通常由教师与儿童协议一份书面契约,或者由儿童自己准备一份契约作为治疗的计划。契约明确规定一个疗程的目标、方法与步骤,说明什么人的什么行为将产生什么强化,以及由谁来实施这些强化等,这就是行为契约。具体说来,一份行为契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目标行为的清晰陈述;(2)数据收集的方法;(3)所使用的强化物,强化物发放的时间表,由谁来发放;(4)潜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5)奖励或惩罚的条款;(6)检查进步的时间表;(7)所有内容的签署以及达成协议的日期。
阅读栏
一个行为契约的样本
我,___________(填入姓名),同意做到以下行为:
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讲;
在晚饭前做完家庭作业;
在上课的过程中保持安静;
在下课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如不打人、不大叫)。
如果我在一天中成功地做到了以上行为,我将可以得到以下项目中的一项(由我自己选择决定):
在完成学校任务后和同学玩游戏或打球;
看卡通片或其他电视节目;
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零食。
如果我在一周中成功地做到了以上行为,我将可以买一本卡通书。
如果我不能做到这些我所承诺的行为,我将会被取消以下活动:
参加同学的游戏;
个人的自由活动。
我同意尽我最大努力,做到以上契约所规定的内容。
(儿童签名)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上述介绍的处理儿童心理障碍的代币法、系统脱敏技术和契约管理可综合运用于儿童的各类心理障碍的处理中。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