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为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来讲至关重要。现在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指导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如何指导学生在年里搞好课外阅读呢?首先,便是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要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我要求写在读书笔记本上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
二、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根据阅读时细密和简约的情况,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即一字一句也不能放过,是完全性阅读。它通过细读、反复等形式,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像读《语文报》<<同步阅读>>中的精美诗篇,要让学生精读,要指导学生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书籍查检不懂的字词、典故等。要指导学生运用古人的“圈点读书法”,边读边勾画圈点。要让学生重视朗读与背诵。还有<<爱的教育>>中有些篇章都采用了精读的方法。
略读是不完全性的阅读。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形式,舍去无关紧要部分,省略了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像《窗边的小豆豆》〈〈绿山墙的丹妮〉〉那样的作品,便要指导学生采取略读的方法。略读前可先让学生找一些有关作品的内容梗概、名家评点来读读,这样学生便可先粗知大体内容。略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速度,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真正达到“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要求,并且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
另外,我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像这类名人的读书方法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指导学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方法是1、指导学生摘抄佳词妙句并写心得感受,在笔记本上每一佳句都要有品析。2、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或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他同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3、读书笔记教师要勤于批阅,并要即时进行点评发现好的差的表扬批评。
四、指导学会交流
1、采用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互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交流阅读的方法、经验与体会,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评价、技法的运用等。要指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2、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内容进行诵读,借助诵读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
3、写阅读汇报提纲并汇报。
提纲一般包括:(1)阅读的书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题目、作者;(2)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4)疑问、困难或建议。对提纲中第三方面的内容,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全部涉及,而是根据自己读书所得,选准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谈细谈深,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抓住一个情节或一个细节来阐述,可抓住一个人物的特点来分析,可抓住一种写作方法来介绍,也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来谈。总之,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引发出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对第四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可笑,教师也要给予鼓励。
4、教师总结
教师依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总结。一要以总结成绩、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时要注意策略,体现层次性、多样化,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二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点明不足,以利改进。例如少数学生阅读时不下苦功,汇报时应付了事,这属态度问题、习惯问题,总结时,教师应提出批评,使其端正态度,养成好习惯。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