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班级管理 > 阅读文章

注重有效互动的过程

1、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出问题,要把握好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如果题目太难,会是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如果题目太简单,学生便很容易的得到觉得。这样便不能激起探究的意识,产生不了有效的互动。这就要教师课前充分的钻研教材,充分分析学生,做好预设,所准备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和合作,在老师和同学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有效互动并不是仅仅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它也应该包括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之间合作学的习。利用创设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大可能的开展生生互动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
3、关注学生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其实,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也许对话的是教师与个别学生,但关注的应该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行之有效的互动,应当是使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这就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