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练习时间合理性
培根曾有这样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我认为合理分配练习时间是提高练习效率的关键,所以通常我把课堂练习大致分为新课前、新课中、新课后几个时间段。
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则受我们一致认同,所以在学习新知以前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复习铺垫式练习或是新知变式导入练习。如在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教材“100以内数的组成”这一课时教学时,我选择了复习铺垫式练习,通过对上册学习的“20以内数的组成”相关练习达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如在“找座位”一课中,我先创设了一个拿着电影票去电影院找座位的情景(课件演示),让学生试着找座位,很显然学生答案各不相同,此时大家都想知道到底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样新知变式导入练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变学习为主动。
当一个小知识点学习完以后,不要急于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我认为此时更重要的是对上一个知识点展开及时练习。19世纪后期,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遗忘规律作了研究。证明遗忘过程发生是不均衡的,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根据遗忘的这一规律,我们为了防止遗忘,就应当趁热打铁,在记忆犹新的时候便进行练习巩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在记忆活动中,应当去“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去“修补已经倒塌的建筑物”。事实证明,及时练习巩固,防止遗忘,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延缓练习巩固,要恢复遗忘,就只有事倍功半了。
在对最后一个例题进行及时练习后,才是整堂新知探究后的综合性巩固练习。如教学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第22页例2时,在学习了1元=10角以后,就及时练习几元和几角之间的相关换算;然后才学习1角=10分,再进行几角和几分之间的相关换算练习;最后再展开综合性巩固练习,如模拟商店购物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综合性运用知识。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