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倾听的基本概念及小学低年段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
1.倾听能力的基本概念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心地听取,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倾”和“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在课堂学习过程能积极主动的听取他人言语的主体状态,包括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倾听习惯指要求学生在倾听别人讲话时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听完整,这也是对说话者的人格尊重。倾听能力主要指学生能边听边思边提炼,通过倾听能赏识别人的发言和见解,并给予恰当的指正、吸纳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
2.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倾听能力
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意识强,集中注意力较弱。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其倾听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美国语言教学研究会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老师首先教给你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倾听,收获就会打折扣了。
3. 语言文字运用与倾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日常交往中对信息的接收,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说是人们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一个人是否会倾听、善说,还将直接影响其人际交往的能力。从平时课堂观察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学习效率高低,成绩是否理想,与是否会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听直接影响表达,是表达的基础,对于口语交际有重要的作用,关乎学习的效率,影响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
因此,贯彻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精神,可以体现在“表达本位”上。语言文字运用实现途径———表达。重表达,更要重“表达的生成”。低年级的表达以听说为主,一是倾听别人或学习文本的表达,二是学生学习后的自我表达。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地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的。有了认真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倾听与表达共同组成了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大概可以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当然,听说读写不能割裂开来训练,而要有机组合,彼此关照。听的训练,教师比较忽略。其实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的对“听”的要求。第一学段听的目标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教师若能重视学生“听”的能力的训练,若能理清听与思的关系,听与说的关系,听与写的关系,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教给刚入学的学生听的基本方法,培养认真听的习惯更是尤其重要。
4.个性化学习与倾听
开放式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直接指向“倾听”。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收集、处理、汇报课内外信息的能力,倾听直接关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关乎学生的成长。因此,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倾听问题,引导、激发倾听的兴趣,指导方法,增强效果,加强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倾听的主人,关系到个化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更关系到个体在小组、班级中的人际交往。个性化学习中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探索小组合作模式在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二、小学低年段学生倾听中常见的问题
1. 个体学习中常见的倾听问题
(1)不听。有的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也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家里都是一大家子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在课上课下不喜欢听别人说话,不听别人的发言,经常是自己答非所问或别人刚开始说话他就迫不及待地插嘴。
(2)假听。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遵守课堂纪律,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一动不动,看上去是在认真听,但是经过几次提问就会发现,他根本就没听。
(3)不会听。大多数的儿童有听的意识和愿望,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能通过课堂的听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但往往不懂得倾听的方法和技巧,效率很低,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或抓不住重点、听不清主旨等问题,还有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导致听的效能低。
2.小组合作模式中常见的倾听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讨论。但在讨论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只重视说,忽视了听别人的观点并记下来。课堂上经常出现个别学生重复别人的发言。
“看热闹”——自己不参与,不听别人发言。
“乱嗡嗡”——大家都在说、无人听,无顺序、无组织。
“没完没了”——不听老师的要求,说起来无休止。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初期,小组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设计几个人为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活动,增加了听说的频次和机会,安排有效的训练,来充分发挥小组的团队优势,能培养并强化学生倾听的能力。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