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心理辅导 > 阅读文章

帮助孩子管住“不良行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三年级的学生小宇活泼好动,任课教师对他的评价是“很聪明但很调皮,自控性很差”。班主任同小宇语重心长地谈过好多次,小宇都诚恳道歉,可每次想犯错的时候,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是否也有自控性差、不守规矩的情况呢?该如何帮助孩子管住不良行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1.满足孩子“被关注”感。您多久没和孩子好好聊聊天了?您知道他在班级里有哪些好友,又有哪些不喜欢的同学吗?您问过他最近有什么困扰吗?孩子自控力弱,总是控制不住想要“碰”别人,想要吸引周围人的关注,或许是因为在家庭环境中,孩子的内心话语并没有被大人聆听,他的自我价值没有得到较好的认可,于是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试图通过暴力、搞怪、胁迫等方式去引发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以证实他的价值,满足内心缺失的被关注感。因此,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需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注,从而内心平和、学会自控,管住不良行为。

2.及时发现并限制其不良行为。孩子一旦出现不良行为,比如在家里乱丢乱放自己的物品、用推打的方式和长辈嬉戏、出现不尊重他人的话语等,父母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明确其行为是错误的,严厉禁止再次出现,并督促其在学校也要注意。在家庭教育中,有必要向孩子明确哪些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规范,从而拒绝不良行为。但要注意管教方式,不是打骂而是引导启发,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交流谈心,绝对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以避免孩子有样学样地模仿起来,在学校里也把暴力当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巧用代币制,强化良好行为的发生。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小红花”“小粘贴”“小组分数”等等就是运用了代币奖励,这也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家长多与班主任沟通,如果孩子今天在班级里没有出现不良行为或言语,或者不良行为较之前有所减少,放学回家就给予其一定数目的代币,累计到一定数量,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实际奖励,比如:“吃一顿美食”“买喜欢的玩具”“计划假期旅行”等等,久而久之会辅助孩子去管控自己的不良行为。家庭中使用代币制需要注意,如果孩子只是为了得到奖励,奖励过后的错误行为又一如既往,家长也可以没收奖励或者缩减之后的奖励,因为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根本目的。

4.和孩子共同制定“行为约束契约”。父母和孩子共同拿出一张白纸,制定“行为约束契约”,规定孩子在学校不可出现的行为有哪些,需要完成的目标有哪些,尽量写得细致、有目的性,比如“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不可以私自翻动他人的物品”“对待同学不可拳打脚踢”等,如果违反契约将会受到惩罚,并且约定惩罚的内容,双方签字生效。

5.关注和反馈良好行为,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家长的眼睛如果一直盯着孩子的不良行为看,一旦孩子再犯,家长会像惊弓之鸟一样敏锐地捕捉,甚至气急败坏地责备、打骂,孩子也只能体验到痛苦,甚至会因为自尊心受挫而采用更加逆反的行为来对抗。所以,只盯着孩子的不良行为,亲子间的矛盾会愈演愈烈,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可能进入恶性循环。不如换个思路,多关注和反馈孩子出现的良好行为,并戴上一副放大镜,一旦发现孩子在行为管控上有一点进步,马上及时鼓励与表扬,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就感,在“积极行为”和“行为自我”的管控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性。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