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是识字教学的必要手段
东辽县辽河源镇大架山小学李忠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是极好的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的学习。
体会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识字率。儿童思维能力的敏捷与否,是教师观察儿童智力高下的窗口。而儿童的思维,完全是靠观察。这是因为儿童的空间知觉的精确性和分化性还没有,即使有,也不甚高,注意力还很不稳定,这一切便决定了儿童基本上还不能主动、深入地去学习生
字。必须引导他们、调动他们视觉器官,使他们有目的地去观察,获取实践认识;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发现问题进而激发儿童本身的求知欲望,使识字教学活动处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使识字教学效果显著。
体会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逻辑性,提高识字率。儿童心理学清楚地告诉人们:儿童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是同步的,发展儿童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
首先,培养儿童思维的流畅性及逻辑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两个形近字的区别说不清楚。因此,教师应设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形近字的相同点,然后,再找出差异来。学生的反复观察,正是学生自己在进行感知记忆。记忆的同时,学生自己也在向自己发问: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思维。思维的形象性、逻辑性、流畅性就在这短短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了。同时,形近字也记忆牢固了。
体会三,不断变换角度,扩散思维,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识字率。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不丰富,也直接影响到思维的训练。因为思维是凭借一定的知识而进行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思维的领域就愈广阔。因此,要提高儿童的识字率,就必须启发儿童的思
维,而要真正做到启发儿童的思维,首先要考虑开阔儿童的思路。
以“桌子”的“桌”为例。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从用途上:课桌、餐桌、办公桌……从色彩上:红桌、圆桌……从体积上:大桌、小桌、高桌、低桌……从质地上:木桌、石桌、铁桌……从方式上:买桌、卖桌、拉桌……
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巩固了知识,还通过互相启发,互相对比,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同时,使学生对知识更加记忆牢固。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