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调控四法
课堂教学调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调控
情感调控包括教师的情感调控和学生的情感调控两个方面。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因素,做好自身的情感控制。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不好情感、情绪和心境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情感,注意调节和控制学生的不良情绪。课堂上学生的不良情感往往通过眼神、动作等反映出来,教师应善于察言观色,及时给以调控,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时间调控
时间调控包括时间程序控制、讲课速度控制、课堂始终控制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控制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的时间程序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掌握,或者先分析后综合,或者先提出主要问题后分析等。课堂教学速度的控制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语速变化要随着内容抑扬顿挫,娓娓动听,讲到重要字句时,语速要相对拉长一些。课堂教学的始终控制应注意:上课开始时,不要急于讲内容,要稍微停顿一下,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排除课间带来的干扰;讲课结束时,要力戒拖堂。
三、内容调控
内容调控包括讲练控制、疏密度控制。课堂45分钟的教学程序安排上要做到讲练结合,定时、定量地让学生预习、练习、复习,及时质疑答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疏密度要适当。教师既要在尽可能短的单位时间内,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又要给学生留下消化、吸收、融会贯通的时间;课堂教学的难易也要适度;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要有度。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对预先安排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时做些适当的引申或增删,往往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但增删、引申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教学质量。
四、组织调控
组织调控就是组织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教学组织好,才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师既要注意有形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上课捣乱、做小动作等;也要注意无形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胡思乱想等。这些问题,都给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教师应当及时引导,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秩序井然,这才是组织调控的最高境界。
最新文章
精品专题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