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班级管理 > 阅读文章

教师背诵一举三得

南关区幸福中心校郭春莉
今天去某班听课,路过花坛边看到该班两名学生正在争吵,其中一个拿着书,冲着男孩喊:“你快背!老师让我看着你!”男孩不屑一顾:“不背!你自己没背下来,还考我?”女孩一愣,随即反问:“到办公室找老师背,你敢吗?”男孩顿时蔫了,又不服气地嘟哝一句:“老师也没背下来,不也得看书?”我愕然问不禁深思。
讲起背诵,似乎只是学生的事,与教师无关,因此教师只是督促学生背诵,至于教者本身,不需应考,有何用呢?其实不然,教师背诵,于学生、于自身均大有裨益。真可谓一举“三”得。
其一,老舍先生讲:“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教师如能熟读成诵,课文自然“其义自现”。上课时,不必照案宣科,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课堂教学效率极高。
其二,教师“下水背诵”,有示范性。看到老师示范背诵,学生必为之一振,大受激励,“老师行,我也行!”群情振奋,争先恐后较之愁眉苦脸的被迫读背,其效果极佳!
其三,背诵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读的少,背的少,作文词汇贫乏,错字连篇,文句不通,文不尽意,教师常为此发愁。其实,教师中间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原因,教师们能背出几篇像样、完整的文章呢?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熟读才成诵。教师读正字音、读通语句、读准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情味、读顺正气、读明文意,继而成诵才经久不忘,才会听从调遣。茅盾能背《红楼梦》,巴金能背《古文观止》,毛泽东能背《资治通鉴》的许多段落。书读多了,熟记了,即可顺口背出来。
语文教师是语言的传播者。朱自清说:“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行的。”只有多读多背,做到肚里真正有“墨水”,那么讲、写才会“其言若出于吾心,其意皆出于吾之心。”我们应把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成语、警句都记诵下来,语文教师的素质必将大幅度提高。
巴金讲:“有几百篇文章熟烂于胸,就好比打仗有千军万马在身旁,召之即来,呼之欲出。”教师应在备课之时,把课文熟读成诵作为一项自身要求,同时背它若干篇古今中外好文章、好诗词,必将终身受益。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