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频道: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小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班级管理 > 阅读文章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72招帮你培养出优秀孩子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作为家庭的主要支柱,爸爸群体尤其变得越来越忙,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奔波,忙于应酬。然而,在爸爸们只顾忙于事业打拼的同时,可曾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所发出的心声:“爸爸,您还爱我吗?”
其实,对于爸爸群体来说,事业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教育。然而,很多爸爸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做“甩手掌柜”,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完全推给妈妈。他们认为:自己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就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让孩子过上好日子。
据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爸爸一天之中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不到1小时;30%以上的爸爸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20%以上的爸爸认为陪伴孩子不重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在我国,世界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在肯尼亚和日本,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一般都是爸爸的3倍以上,在印度则是爸爸的10倍。
大量资料表明,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父爱教育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逐渐淡化,孩子也就会逐渐远离爸爸,更为亲近妈妈。
如今,在很多家庭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妈妈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她们每天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辅导孩子学习,渐渐地,对于孩子来说,爸爸也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另外,由于妈妈自身的性格与心理因素的局限性,她们往往过于溺爱孩子,使孩子变得胆小脆弱、自信心不强、不敢尝试,等等;而由于爸爸在对孩子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其自身所特有的品质也不能传递给孩子,如自信心、独立能力、坚强、勇敢、刚毅、不怕挫折等。
长此以往,孩子的智力、性格、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就会比较差,不仅如此,孩子的身高、体重等,都会发展比较缓慢。这种现象被称为“父爱饥渴症”。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父亲是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特别的能力,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我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说过:“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爸爸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母爱就像一条温暖的河流,给予孩子无限的温柔和体贴;而父爱则宛如一棵参天的大树,给予孩子一种力量和依靠。从妈妈身上,孩子学到的更多是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而从爸爸身上,孩子能学会更丰富的知识、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和各种坚强的品格,这些,都是妈妈无法替代的。
所以,爸爸不仅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更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爸爸要积极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潜心研究多年,精心打造了本书。本书的家教知识全面系统,分为九章,共72招,招招实用,包括了如何用言行取得孩子的尊重;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通过沟通走进孩子的心中;在无形中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让孩子爱上学习;用赞美的方式批评孩子;让孩子成长为自强自立的人,等等。
此外,本书融合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让爸爸掌握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本书抛弃了生硬刻板的理论知识,突出实用性,深入浅出,并在每一个具体的方法中都配有具体、鲜明的案例,让爸爸理解起来更直观,掌握起来更轻松,旨在让爸爸在正确的教育方法下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来源:网络 编辑:xinglinghua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